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独家分析 > 正文

吴家强:把控非洲猪瘟防控关键点,重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来源:抗非大家谈 2019-11-22 16:51:51| 查看:

中国养猪网

  编者按
  
  我国是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大国,受到非洲猪瘟疫情侵袭之后,生猪产能连续下滑。目前,稳定生猪生产、着力保障市场供应是生猪及消费市场的刚需,生猪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未来。
  
  非洲猪瘟疫情管理、预防、控制等不到位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切断感染病毒的途径,落实生物安全措施是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方法。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家强分享《把控非洲猪瘟防控关键点,重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2018年8月份,我国首次报道非洲猪瘟疫情,一年多来,疫情在全国各地迅速席卷大江南北,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令广大养猪场苦不堪言,深受其害。但面对疫情,有些猪场至今依然健康无恙,这提示我们,只要措施得当、执行到位,就能将非洲猪瘟拒之门外。我们将近期指导规模化猪场防控的经验和心得整理出来,供同行参考。

 
  
  一、建设“孤岛式”猪场
  
  根据非洲猪瘟高度接触性传播的特点,提出“孤岛式”猪场设计,严格杜绝可能的传染途径。猪舍内部的单元格用实体墙代替原有栏杆,单独铺设供水管道,为精准清除措施的执行提供物理条件。在猪场围墙外围拓展一定缓冲区,用铁围栏围起来,杜绝人畜进入。把出猪台从场内转移到围栏以外,把病猪隔离舍从场内转移到围栏外僻静处,专人管理。
  
  二、把控生物安全关键点
  
  目前尚无针对非洲猪瘟的商品化疫苗,生物安全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生物安全的加强与提升可围绕以下几个关键点进行:
  
  (一)车辆
  
  1. 外部车辆  应设有洗消中心,严格按洗消中心程序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和干燥,专人监管,采样检测合格后方能运行;车辆使用频率不高的猪场,也应该严格监管车辆在临时地点的清洗消毒,其中最关键的是有机物的处理,可使用发泡剂浸泡。
  
  车辆与外部环境接触多,最易携带病原,且大型猪场车辆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设立洗消中心十分重要,外部洗消中心的选址及数量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且注意洗消中心处理完的车辆应静置过夜,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2. 内部车辆  可购买二手车改装处理专用,运猪前和使用完后冲洗、干燥,使用1:600过硫酸氢钾消毒,也可使用戊二醛、酚类或者复合碘类等消毒剂,驾驶室烟熏;按需使用,车辆消毒和静置隔离时间至少24h。
  
  (二)道路
  
  1. 场区外道路的管控  加强场外道路的管控,运送物资和拉猪车路线避开;与其它猪场的车辆路线也尽量避开;使用3%的火碱消毒。
  
  2. 场区内道路的管控  分区管理,规划各项工作的专用路线,道路的消毒可使用小型火碱泼洒车。
  
  (三)物资
  
  1. 食物蔬菜、人员随身物品  应在生活区进行首次消毒,可选用38w紫外灯,食物和蔬菜至少4h,人员行李至少紫外照射6h,需要进入生产区的应照射过夜。
  
  对于蔬菜,有条件的猪场可自行种植,条件不允许的猪场可固定采购,在场外预处理、臭氧水消毒后,运送至场内生活区。
  
  2. 疫苗和兽药  应在外包装加一层外包膜,首选喷洒消毒剂作用至少2小时后,去除外薄膜,再次消毒后去除外包装,喷洒消毒剂过夜或者消毒剂浸泡2h后方可进入仓库。
  
  3. 饲料  尽量使用颗粒料,有条件可进行二次高温制粒。袋装料表面要消毒或紫外灯照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无霉变等),单次进饲料量尽可能大。场内设有临时储存间,国外研究表明,带毒饲料存放时间和病毒含量成反比。
  
  4.后备母猪的引入 设立场外隔离舍,按计划引种;要求场外隔离至少3个月,同时注意其它疾病如猪蓝耳病、伪狂犬病和猪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的监测、免疫或驯化;隔离时间需根据引种数量、日龄及场内隔离舍的数量等而定,通常为1.5个月。
  
  5.其它物资  如猪场常用输精管、水鞋、工作服、注射器等,尽量多储备,减少采购次数,入场时应严格消毒(消毒剂浸泡、喷洒或紫外照射),静置隔离24h后入库。
  
  (四)人员
  
  1. 人员出入  制定人员进出流程,提升待遇。尽量减少人员进出场频率,外出期间不能接触猪肉制品;设立人员隔离宿舍,严格执行采样检测、洗消、隔离等流程,随身物品分开处理,专车送至猪场门口隔离点,更换专用的衣物和鞋子。

 
  
  2.场内人员  建议分区管理,同时规划转猪、人员、物资、淘汰猪等固定路线,避免交叉。生活区(外联/餐厅人员)与生产区人员严格分开,食物、药品疫苗、精液等物资可通过传递窗进行,不同圈舍的生产区人员也应分开,可通过颜色予以区分(不同生产区配不同颜色的工作服)。
  
  (五)除“四害”
  
  对于老鼠、飞鸟、蚊子、苍蝇及其它媒介生物,应定期驱灭,可选择药物和物理隔离的方法。
  
  (六)精液
  
  尽可能使用本场经检验合格的精液。外购精液一方面考虑提供方的声誉,另一方面就是提供方的疫情情况,再就是注意流通环节中的污染,双层包装有一定作用,只有检验合格的外购精液才能使用。
  
  (七)外部猪只中转中心
  
  场外猪只中转中心的设立尤为重要,可使场内的车辆人员等与场外分开,避免接触,可使用吊桥式中转中心。

 
  
  三、做好实验室检测与监控
  
  准确快速的实验室检测对非洲猪瘟的防控至关重要,一是有助于非洲猪瘟的“早诊断、早发现”,二是有助于采取精准清除措施对个别单元格进行“早处置”。有条件的猪场可设立独立的检测实验室,采用荧光定量PCR或RPA技术进行检测,没有条件的猪场应选择有科研实力、有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
  
  (一)场外环境

  
  1. 场外道路  使用生理盐水浸润纱布每50米左右随机采集一次路面,重点是汽车压痕,如道路为500米则使用同一纱布采集10个点,采样后纱布放入自封袋后编号,立即送检。频率:平常每周两次。
  
  2. 人员进场门口和淋浴间  使用可更换拖布的拖把全覆盖;对于不便使用拖把的地方,用浸润的纱布全面涂抹,比如门把手,电灯开关,淋浴开关,洗发水瓶外壁等。频率:每次人员返场淋浴进入后,或有人员接触进场门口。
  
  (二)场内环境
  
  可选择单元饲料落料口、饮水槽、风机进风口、出猪台、物资熏蒸室、猪舍进出口(尤其门把手)、无害化处理区域等重点目标进行采集;使用可更换拖布的拖把或浸润纱布。频率:每月一次(出猪台每次售猪后检测)。
  
  (三)人员
  
  人员到达场外隔离点和场门口先后进行两次采样,使用生理盐水纱布,每个人对自己进行采样,包括头发、衣服、鞋、手机,每个人一个采样纱布自封袋,采样后编号送检(人员可到临时暂缓点接受采样,等待检测结果阴性后再到场外隔离点进行更衣和淋浴,开始隔离)。频率:人员每次返场进入场外隔离宿舍或场门口更衣间前。大场每两个月休班一次,分8批;小场一个月休一次,分5-6批。
  
  (四)物资
  
  生理盐水纱布对货物外表面进行全面涂抹,纱布放入自封袋编号。频率:对于物资进入每周入一批,每批检测。
  
  (五)饲料
  
  饲料厂向散装料车打料的口安装大的盐水浸润纱布,让所有饲料都过一遍纱布,收集后编号送检。到猪场门口同样用大的纱布浸润接到打料车的料口,收集卸料口粉尘,采样后编号送检。频率:对于每批饲料进行检测。
  
  (六)饮水
  
  蓄水池最近出水口放水3-5min后,使用离心管收集5-10mL水样,编号后送检。频率:每周一次。
  
  (七)车辆
  
  使用浸润纱布全覆盖涂抹四个轮胎,车门把手、脚踏板、方向盘、挂挡杆、驾驶室脚垫、离合器等;使用可更换拖布的拖把在卡车外表面,重点灰尘较多的地方涂抹采样,采样后放入自封袋,编号后送检。频率:每次进场车辆靠近前。
  
  四、异常猪只测查与处理
  
  (一)去劣存优
  
  严格执行各环节达标检查,同批次猪只最好公母分群、强弱分群,对未达到标准的猪只要么淘汰处理,要么转到隔离舍特殊照顾。同批次达标猪中最弱的猪只集中管理,重点照顾。
  
  (二)异常猪排查
  
  因为非洲猪瘟疫病首先导致猪只咽喉肿痛、不吃食、发烧等症状,所以要重点观察猪只体温和采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实验室检测确认。一旦确认,及时进行精准清除处理。加强对异常猪只生活区域的消毒,重点观察和监测。
  
  (三)除去异常猪只后的检测与监控
  
  重点监控出现异常猪的圈舍,建议第一个月每周检测一次,根据实际情况混样检测,第二个月两周检测一次,第三个月后每月检测一次。可采集口鼻拭子或口腔液,避免活体或者血液采样。
  
  1. 口鼻肛拭子采集 对于母猪群,使用医用脱脂棉棒,生理盐水浸润,以不滴水为宜。妊娠舍限位栏区域隔离至少两人采样,一人后躯首先采集肛门拭子,然后递给前方的另一人采集同一头猪的鼻拭子或口鼻拭子。后者将棉棒放入离心管中,折断棉棒头密封,然后按照栏位次序编号,以方便相邻栏位在实验室中进行混样,尽快送检;仔猪不检测,发现异常母仔同时转移。
  
  2.口腔液采集  对于保育和肥猪群,使用灭菌纱布袋(纱布和脱脂棉制作而成)。在采样前至少控料6h,咀嚼后将纱布袋放入塑料袋中收集口腔液,尽快送检。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很多,我认为关键是措施的落地。首先,标准操作程序(SOP)的制定、张贴、培训、要求、检查到位非常重要。第二,监督流程的执行(比如智能摄像头和执法记录仪等的使用)。第三,加强宣贯,建立利益共同体,同时发动员工相互监督。

 
  
  专家点评
  
  防控非洲猪瘟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能否制订和落实一整套稳定可靠、行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头绪众多,涉及“三线”(水线、料线、粪污线)和“四流”(人流、车流、猪流、物流),要根据非洲猪瘟传播特点并结合本场实际,分析和评估主要风险因素,抓住关键点,据此设置风险控制点,最好是设立多道屏障,实施多重阻断。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把方案落到实处、把细节做到位。本文作者结合本团队的非洲猪瘟防控实践,总结了他们协助规模化猪场构建生物安全体系的经验和心得,比较全面和系统,值得同行参考。仍然需要强调系统思维,实行基于生物安全体系的综合防控(营养、环境、管理、防疫等)。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