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李曼养猪大会 > 正文

行业大咖相聚重庆,为养猪业出谋划策!

来源:李曼养猪大会 2020-10-20 11:37:47| 查看:

 

2020李曼猪业领袖峰会要点汇总

 

2020年,是一个极为不平凡的一年。畜牧业风云激荡,新冠突降,非瘟影响外溢到整个行业,禁抗政策正式实施,环保压力不减,多种因素叠加,加速了我国养猪业向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发展,同时也对技术更新、人才需求、以及合作共享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2020年李曼猪业领袖峰会”于2020年10月14上午在山城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会上,邀请了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徐春玉、新希望六和副总裁吉崇星、大北农副总裁/大佑吉养猪研究院院长宋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立贤、京鹏环宇畜牧董事长高继伟、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迪恩、DSP咨询有限公司史蒂夫·波尔曼、美国派普斯通兽医服务公司董事长高登·斯邦克等行业领袖和专家,针对新形势下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和未来进行探讨、交流,我们分专题将专家的观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专题一:非瘟下的合同生产

 
做为养猪生产的主要模式之一,合同生产在美国已有30年的历史,主要集中在保育、育肥、断奶到育肥阶段。合同生产有助于企业扩张、专业化和标准化。中国养猪业的合同生产(公司+农户) 所占比也逐年提升,但是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合同生产的管理以及在合同期间市场、法规、疫病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也给行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企业所面对的是对猪场生物安全要求的升级,对生产链管理的风险,以及对合同生产规模的调整。养殖户也同样面临猪源短缺、疾病防控能力匮乏和被淘汰出局的风险。传统的养猪合同生产模式如何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形式下的养猪生产,已成为企业发展需要探索的话题。
 

以下是参加本话题讨论的嘉宾的一些观点:

0
1

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徐春玉:

 

 

生猪合同生产过程中不可预见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究竟要发展到多大规模才能够形成成本和效益的竞争优势;二是单场管理效应和区域性管理效应的管理成本如何管控;三是企业的生物安全配套的设施如何与单场去匹配;四是合同放养户的利益分配如何合理化。他认为,非瘟情况下自养模式应为主导。

 

新希望六和副总裁吉崇星:

 

 

“生猪合同生产的挑战,非洲猪瘟背景下的转型:一是生物安全升级;二是规模升级;三是关于养殖户责任心,认同文化;四是新式猪舍要符合国家环保。”
他还介绍了生物安全的升级措施:一是建设实体围墙;二是建立洗澡间,物品消毒间;三是建设饲料料塔;四是生物媒介的防控——门窗帘子;五是安装监控系统重视流程管理;六是建立固化实体隔栏,全面检测,精准剔除时比较简单。

 

 

京鹏环宇畜牧董事长高继伟:

 

合同生产是前置的管理,是一个保障体系,合法合规;合同生产的数据包括产业链的数据、基础真实的数据、系统的数据;猪场加热工程必须有合同作为支撑。

 

DSP咨询有限公司史蒂夫·波尔曼:

 

生猪合同生产模式有优缺点。合同生产在经济上增加收入,发展迅速,同时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找到自己饲养牲畜的农户作为合作对象,合同生产能提升公共关系,但是管理方式上有不同,历史上来看,可能增加成本,公司的资产可能增加。

 

美国派普斯通兽医服务公司董事长高登·斯邦克

 

 

设备设施比较重要,在美国,对合同生产的定义,很重要的就是谁拥有这些猪只设备设施,价值如何分配,合理让大家都受益。无论是非洲猪瘟还是其他生产问题,我们应该更好的定义合同,才能更好的分配价值。

 

 

明尼苏达大学教授 约翰·迪恩

 

约翰·迪恩介绍说,他是在养猪场长大的,他的家庭也是以合同生产的,猪只和饲料是承包商提供的。他们提供劳动力,猪场设施,包括相关的粪肥。但是很难承担经济风险的,设计合同需要确定谁负责承担风险,猪场提供劳动力和管理,不应当是购买猪只的风险,特别是在非洲猪瘟下谁承担风险,让出栏猪只价值更大最大化。农户要严格遵守合同的设计和预期,而不是提供创新的养猪方法,这是一种挑战,这些要素能够应该挑战,包括应对非洲猪瘟。

 

 

 
 

专题二:养猪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人才需求

 

 

科学技术一直是推动养猪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现代化养猪的规模化和高效更是离不开科学技术。在应对非洲猪瘟和养猪业重大疫病的过程中,科技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中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研和技术的积累和沉淀。如何从快速扩张到精耕细作,从做大到做强,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才是硬道理。企业应该加大投入,开展针对各生产环节,以解决生产问题为导向的生产研究。养猪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也亟需系统的养猪技能培训来实现。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也为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养猪提供了发展空间。科学研究为养猪技术升级,新技术为传统行业赋能,专业、系统的培训为养猪业提供人才储备。

 
以下是参加本话题讨论的嘉宾的一些观点:
0
2

大北农副总裁/大佑吉养猪研究院院长宋维平:

 

受非洲猪瘟强刺激,养猪变革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式养猪模式成为鲜亮的中国特色,高质量的养猪人才紧缺;未来智能化猪场长场长应是一位出色的数据管理大师。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立贤:

 

国内养猪业养殖规模大而生产效益低,对比国际水平最大的差距在于病害管理,猪场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管理造成的;目前,人才需求是养猪行业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我们缺乏把事情做对、做好的人才;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为行业定制化培养和输送高端专业人才;如何让数据反哺行业发展是未来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徐春玉:

 

技术升级往往是建立在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以及一些大的生物安全事件的推动下,对于技术升级的一般流程是“创新-研究-引进-消化吸收-应用”。针对技术升级,可以通过成立公司的相关机构,有针对性的加强各生产运营环节的工艺及操作流程的研究和优化。此外,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不能孤立的看待养猪业,养猪业属于大农业范畴,是三产业高度融合的行业。
他还认为,我们对技术的需求往往建立在决策基础之上,因而养猪业所需的人才不单单只是养猪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同样短缺,因为经营的问题,我们无法用技术手段全面解决,正如技术的问题,我们也无法用经营的手段全部解决。未来的竞争不单单是技术问题,而是系统性、成体系的竞争。
他强调,决策层人员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懂养猪行业;二是懂养猪的人;三是懂什么样的人可以养猪。

新的技术如自动化或智能化究竟能不能在猪场应用以及在猪场中要怎么用,应该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判断新技术能够带来多少价值;二是新技术要能够创造价值。

DSP咨询有限公司 史蒂夫·波尔曼:

 

对于养猪人才,企业要增强领导力,与员工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加强对人才的激励措施,从而更好地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

 

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迪恩:

 

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及培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要对养猪感兴趣,除此外,在养猪实践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思考、理解和讨论。

 

 

 
 

专题三:行业调控的设计和规划

 
非瘟重创中国养猪业,极大地降低了行业的产能,同时也对行业的格局进行了重塑。2020年7月1日禁抗令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养猪业已跨入了无抗养猪新时代,禁抗、减抗、限抗已成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也在影响着生猪的生产和供给。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如何利用生产数据做出科学分析,从而实现对行业的管理做出科学的设计和调控,企业如何与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合作,提供政策制定者所需的生产数据,从而使行业政策和规划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养猪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以下是参加本话题讨论的嘉宾的一些观点:

0
3

新希望六和副总裁吉崇星:

 

在农业农村部会议上,组织中国前20家养猪企业交流了目前运营的场、在建的场以及将来产能,目前能够出栏的计划生猪量一共有4亿头,介于一些其他因素限制,最终实际出栏量能达到2.8亿头。目前看来,各公司扩建的势头没有消减的趋势。非瘟常态化发展背景下,养猪业调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政府会加大包括政策调控、土地调控和金融调控,且朝着控制和减少规模的方向演进;第二,从企业层面讲,会依据各自的战略判断、未来的市场机会中所缺的资源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考虑和调控发展规划;第三,企业之间可以协同,企业可以通过闭门会议、行业会议,共同探讨布局、发展思路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很多问题可以协同解决或达成共识形成新的产业生态。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立贤:

 

由于我国之前是从短缺经济走过来的,受之前计划经济影响,我们总是擅于调节如何去生产,非常不善于调节生产过剩以后怎么办。目前,规模化养殖场占比53%,出栏量500头以下的占比47%,因而需要更多的政策来维护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大北农副总裁/大佑吉养猪研究院院长宋维平:

 

非洲猪瘟过后我们当痛定思痛,从大企业角度,我们应将生猪产业运行同消费需求找到均衡点,而不是让更多的超级猪周期多次出现。

 

DSP咨询有限公司 史蒂夫·波尔曼

 

关于如何有科学可信的数据用于决策, 史蒂夫说,“有用的行业数据主要有两种来源, 一是花钱买, 二是参与项目。行业标杆数据很有价值,尤其是我们与行业其他同行作比较时, 比如行业前25% 的成绩。”

 

美国派普斯通兽医服务公司董事长 高登·斯邦克:

 

首先,我们要给客户呈现我们的数据的价值,并帮农场理解这些经过专业分析的数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度量和做出决策。让他们了解数据的价值。这些数据只有在充分建立相互信任后才能分享。

 

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迪恩

 

关于疾病的整体管理和防控,我们从自身的经验和其他国家学习,并遵循OIE 准则。每一种疾病的检测和应对都有自身特点。我们通过模拟演练来检验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协调能力来正确识别我们的不足,包括捕杀和处理感染猪只的能力,并在州与州之间协调。我们确保每个决策的每个关键点都有养殖户参与,也有国家的机构参与讨论来得出合理的结果。同时我们大学为决策提供支持,找出方案里不足之处并给与科学解答。
回应主持人刘爱民博士关于如果ASF, 如何测量和评估系统的应对能力的问题,约翰·迪恩说:“通过模拟,我们了解我们的人员和设备能力并针对每一项认真落实。开诚布公地讲,今年夏天由于新冠疫情,我们有太多的猪需要安乐死,我们没有足够的屠宰场、所需的设备和方法。假设我们销毁这么多猪只的政府的能力和设备不足,我们要重新评估。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