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社会热点 > 正文

非瘟防控新挑战:自然变异毒株的低致死率让病毒更具隐蔽性

来源:猪兜 2021-02-28 11:09:26| 查看:

  2月26日消息,记者当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了解到,2020年,该实验室在开展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监测及病原学研究中发现,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了低致死率的非洲猪瘟基因II型自然变异流行株。该研究成果已于2021年2月26日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发表。
  
  22株II型非瘟流行株,4种以上自然变异
  
  目前,全球范围内非洲猪瘟病毒已鉴定出至少24种基因型。其中亚洲主要流行基因II型。时下,非洲猪瘟尚无商品化疫苗或有效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感染猪群扑杀是防控主要策略。因此,开展流行病学监测及流行株的基因组变异、生物学表型及致病力研究,对非洲猪瘟防控具有关键指导意义。
  
  哈兽研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于2018年分离鉴定了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HLJ/18。2020年6月至12月,该实验室课题组在我国部分省区开展较为系统的非洲猪瘟病毒流行病监测工作,共分离出22株基因II型非洲猪瘟流行毒株。与最早的分离株HLJ/18相比,2020年分离株基因组序列均发生不同程度改变,包括核苷酸突变、缺失、插入或短片段替换等。
  
  研究进一步发现,我国田间至少存在4种以上的低致死率基因II型自然变异株。虽然致病力较典型强毒株明显降低,但仍然呈现明显的残留毒力,且具有很强的水平传播能力。很可能已在田间猪群中流行,造成持续的感染、慢性病程甚至死亡,给非洲猪瘟早期诊断带来很大障碍。
  
  “这些变异株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早期诊断难度加大,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带来新挑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尽快制定和采取应对策略。”哈兽研所赵东明研究员说。
  
  低毒力自然变异株致死率低,临床更隐蔽
  
  首先,病毒的变异是常态,非洲猪瘟病毒目前已知有24种基因型,而每种基因型都有大量的毒株,这都是变异的结果。24种基因型在非洲大陆全部存在,但是有机会逃出来大闹天宫的只有两种基因型,即I型和II型,目前欧洲和我国流行的即基因II型,当然也有信息表明I型的失败疫苗毒也在我国存在。
  
  其次,病毒的变异虽然是随机的,但是自然选择留下来的都是传播性更强但毒力更低的毒株。长期以来非洲猪瘟病毒不被科学界重视,即因为它传播力不强且致死率太高,使其成为一种自限性病毒,但是人类活动让病毒搭了便车。病毒的变异是一种失误,这种概率虽然很小,但是只要重复次数够多,小概率时间也必然发生。低毒力变异在东欧野猪群中也常有发现,在欧洲开展的大量的主动和被动监测中,发现一定比例的被扑杀健康野猪是血清阳性,即这些猪是耐过猪,或者是感染过低毒力毒株的猪。
  
  再次,变异位点是非洲猪瘟常见变异位点。军兽研发现的变异株的变异位点是在CD2v,它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关键毒力基因之一,该位点突变会导致非洲猪瘟病毒失去红细胞吸附(HAD)能力。这个位点突变在国外不同地区都有发现,比如Lv17/WB/Rie1、NH/P68、OURT88/3都是在CD2v基因发生突变,所以这一类非洲猪瘟毒株被统称为非红细胞吸附非洲猪瘟病毒(non-HAD ASFVs)。并且这些病毒共同的特点是都会导致相似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包括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和皮肤肿块等,而且感染了non-HAD ASFVs之后使用强毒HAD ASFv进行攻毒通常可以免疫。其中在拉脱维亚发现的这个自然变异毒株Lv17/WB/Rie1还曾被尝试开发成家猪疫苗及野猪口服疫苗。
  
  总之,自然变异的出现确实会给非洲猪瘟防控带来更多挑战。在非洲猪瘟病毒已经形成地方性流行的地区,发生低毒力自然变异是常见现象。特别是我国猪群基数庞大,给非洲猪瘟病毒提供了足够多的机会发生变异。低毒力毒株由于临床症状更加隐蔽,发现难度大,并且传播能力更强,因此势必会使非洲猪瘟防控形势更加复杂。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猪瘟 治疗 防治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