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饲料行情分析 > 正文

2023年“一号文件”关于粮食安全方面解读

来源:祖国视点 2023-03-01 16:43:07| 查看: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延续聚焦“三农”,于2月1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内容丰富,全文将尽1万字,分别从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等9个大的方面向全社会阐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当前,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并着眼长远,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文件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当做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来抓,在文件的第一章第一节就着墨颇多的强调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近年来,受到国际疫情、俄乌冲突、世界可能爆发更大规模战争风险和复杂贸易战争端等影响,中国面临的粮食安全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在这种局面下,我国更应当加大力度、集中精力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可喜的是,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特别是去年克服疫情灾情、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和农资价格高企等多重不利因素,实现丰收增产,为稳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产保供形势复杂严峻,压力也越来越大,三农工作不能够有半点松懈,要迎难而上化解各种可能导致粮食生产的风险矛盾保供应,畅通粮食流通环节和收购渠道,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千方百计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紧紧围绕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

  文件首先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安全问题的提出时来已久,但粮食安全的根基是什么,如何从哪些重点方向开展工作将这一根基夯实?需要中央对此给予明确的指导。新一年的“一号文件”指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围绕这些方向重点做好工作,藏粮于地是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真正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耕地保护上,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落实到位。除了确保足够的土地耕种面积,粮食稳产增产还要依靠科技力量,这也是实现新时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就是要通过不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灌溉技术建设、建现代种业体系建设以及智能化耕种、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等擘画现代化农业农村新图景,构建起覆盖全部耕地和农村的粮食安全的“沃土工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我国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要实施方向。

  如何稳住全国粮食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这个目标,文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千方百计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另外提出要开展吨粮田创建,还特别提出要实施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的重点是,文件提出要“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推行稻油轮作”。近年来,受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以及地区局势不稳定等因素影响,我国油料作物进口趋紧,美国作为全球大豆主产区,对华挑起贸易战情况下或以大豆等油料作物出口搞“卡脖子”,提升大豆等油料作物的生产能力,有利于我国化解粮食进口外部风险,确保国人食用油够吃够用。

  此外,由于美国转基因大豆存在严重安全风险,引进此类作物定会威胁到我国民众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国人中暴增的包括癌症在内的身患疑难杂症群体,与饮食安全应当不无关系。这是我国面临的又一层亟待解决的粮食安全问题。

  文件第一章节也同样强调了加强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工作:“加大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的要求,直指长期以来百姓餐桌上安全问题的要害。接下来这些工作力度如何加大,制度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产生出怎样的成效,这些都值得我们共同期待。该章节“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强化储备和购销领域监管”等具体要求,都是确保粮食安全常抓不懈的具体工作,如何统筹做好和得到加强强化,需要粮农主管机关和各地各级党委政府拿出具体方案。

  文件注重夯实粮食安全的基座。重点提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以耕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的强势行业,以此为抓手提高农业产能,建设新农村,易于推进和产生规模效益,同时拉动中国经济。以往围绕大型城市、交通运输和工业设施等项目的建设较多,而多数农村是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新时代的发展需要补齐这个短板,中国式现代化前进的脚步也必然要抵达农村。因此广阔的农村对于我国强大、过剩的基础设施建设产能而言是大有可为的。

  “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动重点领域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文件可以看到浓厚的依靠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实现更高水平粮食安全保障的意味,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农业方向的延伸。相信接下来国家将不断加强三农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中国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增强三农方向的研发,围绕农业农村或掀起新一轮的科技发展浪潮,数亿人口的新型科技型农民群体的培养及其产生的流量经济效应,以及被科技武装起来的新型农民将为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创造怎样的价值,也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想象空间。

  文件接地气:确保农民种粮挣钱得利

  为确保粮食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得到各地各级和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响应,文件归纳出若干接地气的具体实施方向,如: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

  通过这些方法,进一步加强农民种粮的利益保障,把农民种粮挣钱得利摆在突出位置,明确地方抓粮食生产的责任义务要以“机制保障”为抓手加以健全,这些明确具体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的基础。文件还突出重点,强调要“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在组织机制层面的以下要求突出了“严格”二字,即严格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这无疑将激发省级党委、政府保耕地、抓粮食安全的责任意识、政绩意识,促进提高相关工作水平。接下来,省一级或完善落实相关责任考核制度,督促基层党委、政府根据中央精神因地制宜制定更加细化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制度,确保相关政策的落地生根。

  从多个角度对确保粮食安全做出指示

  除了文件开篇外,通篇多个部分都还从不同角度对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做出指示,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相关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精细筹谋。如:

  ——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研究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优化完善农业气象观测设施站网布局,分区域、分灾种发布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加强旱涝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农业生产防灾救灾保障。健全基层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

  ——加强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改造。加大草原保护修复力度。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落实相关补助政策。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

  ——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坡耕地综合治理。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

  ——强化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加快实施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水库安全监测。

  ——于“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一节提出要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

  ……

  严禁资本在农村“野蛮生长”,防范涉农金融风险

  不可否认,金融和资本有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作用,但金融风险和资本野蛮生长的严重危害性也是有目共睹。这些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从未停止过,让大小资本主义国家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经济危机甚至经济崩溃,百姓苦不堪言。随着大量中外资本和花式金融产品涌入中国社会和各行各业,我们也必须高度警惕各类金融风险、金融犯罪以及资本在各行各业中的野蛮生长。三农事业关乎国家社会稳定、人民安全、粮食安全,一旦金融和资本在三农领域无序发展、野蛮生长,则会给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带来不堪设想的严重恶果,当然也会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农业和粮食安全。

  由于金融和资本运行涵盖各行各业,农业农村也不例外,今后更加多元的金融产品和更大规模的资本大范围大规模地进入农业农村是大概率事件,而农业农村的发展也需要有益的金融扶持和更多的资金投入,国家和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引导成熟安全高质的金融项目和资本积极参与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投入,为发展三农事业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三农事业同样要避免资本的野蛮生长,规避金融风险。

  资本进入三农领域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资本下乡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非农化、非粮化、排挤小农和中农、风险大、遭遇乡土歧视、引发农村社会纠纷等,资本下乡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还有的工商资本以服务乡村振兴名义获得政府补贴等支持政策,但不进行实质性投资,甚至为应付检查而虚构投资,存在缺乏科学规划下急于铺摊子、撑门面、造声势的行为。资本有预谋逃离,或者在某个环节突然做出损害农户、农业利益的行为也接连出现……

  由于广大农民对于金融和网络知识比较匮乏,非法集资、理财骗局犯罪分子早就盯上农村居民,个别农村地区成了此类案件高发地。一些人打着“新型农业”的幌子,通过搞“共享农业”、办“合作社”等手段,编造出种种吸引眼球的噱头,许以高额回报,引诱农民投资参与。以“新型农业”幌子坑害农民,主要有以下几种“套路”:有的假借乡村振兴政策,借口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合作社发展等向农民筹钱;有的“空壳社”无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却虚构“盈利”吸引农民认领股份、入股分红;有的假借商品销售、回购、转让等方式,引诱农民参与;有的采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集资;还有的利用“互联网+农业”概念,通过电商、手机App等形式欺骗农民……去年引发很大轰动效应的河南村镇银行案就非常值得社会深思。

  为了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文件做出如下要求,有关方面应当重点研究学习,并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差异化金融监管和考核评估等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引导信贷担保业务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加强农业信用信息共享。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推动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鼓励发展渔业保险。”

  期待粮食安全保障法出台

  文件第一章第一节的最后强调了一项非常重磅的精神,就是要“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相信今年的全国两会,将就粮食安全立法展开建议和讨论,农业和法律界代表委员或将围绕粮食安全的专项法律法规制定工作形成意见,不排除有关于粮食安全的立法框架在会上产生。一旦进入相关立法进程后,将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工作的一个极大的促进,对今后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立法后,我国粮食安全工作也将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不论是农民还是党委政府,抑或是粮食购销,粮种、化肥、农业物资供应企业部门等都必须依法行事,明确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涉及粮食安全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也将得以在明确法律法规条文规范下开展各项工作。安全无小事,立法后,各项粮食安全工作和政策落实的实施力度必将借此东风得到进一步加强。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