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饲料行情分析 > 正文

国内玉米频频承压,为何进口玉米却突然激增?

来源:新农观 2023-03-21 15:39:36| 查看:

  近期玉米市场的利空消息实在颇多,也使得玉米频频承压。

  比如,猪价持续偏弱,养殖户持续亏损,需求迟迟难振;

  再比如,悬而未拍的定向稻谷,虽然市场心里也有底,但是一旦开拍,肯定也会影响不小;

  再比如,近日小麦价格再次大跌,而且跌得有点太猛了,已有厂家的报价直接跌下了1.5元/斤,这使得整个小麦市场开始打“寒颤”,并且已有部分饲料企业开始收购小麦,这使得本来就需求不旺的玉米更加“瑟瑟发抖”。




  然而就在这时,屋漏偏逢连夜雨,近日进口玉米也出现了激增。

  根据消息显示,就在上周,中国连续4天买入美玉米,数量分别为61.2万吨,66.7万吨,64.1万吨以及19.1万吨,累计加在一起达到了211万吨。

  也就是说,仅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中国就买入了200多万吨美玉米,这在过去的进口中并不多见,而且还是在国内玉米大幅承压的这么个当口。

  并且还不止这些,根据外媒消息,中国也提前订购了至少150万吨的巴西二季玉米,超过巴西预售总量的10%。

  虽然巴西二季玉米要等到7月份才能开始出口,但是这一提前订购的消息也引发了国内市场的猜测与担忧。

  那么,国内玉米频频承压,为何进口玉米却突然激增呢?

  这一问题引发了很多讨论。而很多人将它归结为中美贸易,尤其是近期美国“银行事件”引发的金融风险,使全球担忧会再次上演“雷曼时刻”。

  金融风险是一定存在的,但是就此将进口玉米激增归因于此却难免有些武断了,因为显然中美贸易远不止是玉米。在新农观看来,进口玉米突然激增可能更与3个方面有关:

  第一是美玉米价便宜了。

  我们都知道去年因为俄乌冲突,美玉米价走高,一度进口成本与国内价格形成了倒挂,我们也相应地减少了对美玉米的进口。但是今年以来,进口成本已经大幅回落。

  根据报价来看,3-4月美玉米的CFR(成本+运费)的报价在335-339美元/吨,折合人民币约2307-2335元/吨,综合到港成本已低于2600元/吨。而乌克兰玉米报价则为338-340美元/吨,略高于美玉米,这意味着,美玉米价已比乌克兰玉米还要低。

  而乌克兰玉米因冲突影响无论是产量还是出口都双双下降,巴西玉米的天量增产也要等到7月份以后,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美玉米仍将是我国进口玉米的主要来源。

  因此逢低加大买入也是正常操作。

  第二,粮食安全的需要。

  粮食安全是一个广泛的定义,不仅仅指国内三大主粮的安全,同时也包括进口玉米来源及数量的安全。

  虽然我们的三大主粮自给率很高,但是玉米仍然存在缺口,从近两年进口玉米数量也可以看出,我国进口玉米已经连续3年超出配额,而今年也大概率会超出配额,所以逢低加大进口量也是正常需求。

  第三,增加补充替代。

  玉米缺口是确定存在的,但是今年国内替代谷物方面却略显不足。虽然当前已有部分小麦开始进入到饲用领域,但是这不会是长期现象,当这波不易保存的粮源出尽后,小麦市场必然会迎来调整,口粮不饲用依然是大前提。

  另一方面,定向稻谷拍卖虽然悬而未决,但是即便是开拍,其数量也远低于去年,所以今年国内替代总体略显不足。

  这时加大进口玉米买入,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且其实进口玉米数量大增,并不是从这个月开始的,上个月也就是2月份,我国进口玉米数量就达到了309万吨,同比增长了60%。




  那么,随着进口玉米数量的激增,对国内市场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目前来看,影响主要是情绪层面。

  因为从买入到到港会有一个时间过程,所以短期内还作用不到国内市场上,不过情绪层面来看,对玉米确实形成了一定的利空影响,毕竟当前利空消息不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玉米的波动空间。

  而另一方面,远期来看,这种影响也是分散的,并不集中。

  虽然今年进口玉米数量仍然会超出配额,但是庞大的数量不会形成集中冲击,影响也是分散而阶段性的,这也就再次印证了今年玉米必然涨跌频繁震荡的格局。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