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生猪养殖业成热饽饽 需谨防烫手!

来源:中国商报 2020-05-31 10:00:55| 查看: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彭婷婷)之前疯涨的猪肉价格已连续三个月维持降势,而此前A股市场上一直比较坚挺的猪肉板块,也随之进入了回调期。尽管如此,一些企业布局生猪养殖业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不管是内行还是外行都纷纷加大布局力度。 那么,养猪生意到底好不好做,外行进入市场胜算几何,未来猪肉价格走势如何?
  
  风口的猪在飞
  
  从互联网公司网易养猪开始,就不断有各个行业资本进入养猪行业,而除了网易,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企业也在养猪市场跑马圈地。与此同时,还有房企如中粮地产、华润置地、万科等先后参与其中,或合作,或建立事业部。一时间,养猪市场热闹非凡。
  
  除了外行不断参与外,不到一个月时间,生猪全产业链龙头唐人神(002567)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人神)也披露了八份与相关方签署的框架协议、投资合作协议的公告,涉及金额高达79.3亿元。面对深交所的关注函,5月26日晚间,唐人神回复表示,公司实施养猪等八个项目不会出现流动性枯竭及重大财务风险。
  
  5月19日,深圳市京基智农(000048)时代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与汕尾市农业农村局投资15亿元,建设京基智农汕尾市年出栏6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链项目;同日,新希望(000876)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已通过四项生猪投资议案,拟以18.34亿元投资建设六个生猪养殖项目、以4.2亿元收购两家公司发展生猪业务;4月26日,安徽肥东温氏楼层式养猪项目开工奠基,一期项目计划投资6.5亿元,总建筑面积291000平方米,年出栏肉猪40万头以上。
  
  此外,作为国资委旗下重点企业、北京食品行业的排头兵――首农集团也在养猪领域不断发力。当前,首农集团五大生猪养殖基地已全面开工,年内即可投产,达产后年出栏将超78万头。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内外行企业都纷纷加大布局力度?
  
  最直接的原因是猪价暴涨带来的高利润诱惑。就一季度收益来看,牧原股份(002714)净利润达40亿-50亿元;温氏股份(300498)净利润达18.92亿元;正邦科技(002157)净利润达8.5-10亿元;新希望净利润达15亿-16亿元,同比增长达125%-140%;傲农生物(603363)净利润达2亿-2.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67.69%。
  
  “猪肉属必需消费品,在全球经济增速下降,居民收入降低,投资机会偏少的大背景下,必需消费品行业属于确定性较强、盈利相对更稳定的行业,盈利前景相对较好。”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利好驱动也是重要因素。为增加猪肉供给能力,国家前期出台了不少支持性政策,如融资贷款利率较低、土地供给政策较宽松等,此时进入市场成本相对较低。
  
  是一门好生意吗
  
  整体来看,相关养猪企业营收还是不错的。2019年,24家上市养猪企业中有18家净利同比增长。其中,头部生猪产业上市公司温氏股份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成功扭亏为盈;牧原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则大增1075.4%,净赚61亿元。
  
  此前国内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连翻几轮上涨,猪肉概念股也是牛气冲天。但随着稳产保供政策措施的持续加码,以及内外行企业不断加大布局力度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已连续三个月下跌。此时入局,特别是对跨界入局者而言,胜算到底有多大?
  
  正常来说,猪的生产周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哺乳阶段、保育阶段、生长肥育阶段,大概160天到180天左右。不考虑其他因素,仅是慢养,成本支出也并不低。包括猪仔、饲料、药物疫苗、人工水电等都属于硬性支出。
  
  一些跨界企业在养猪方面,完全是零经验,但偏偏规模化养猪又是一个需要养殖技术、育种技术、疾病防疫等综合门槛较高的行业,而且“猪周期”波动也大。诸如万科等跨界企业能不能快速地掌握养猪技术,把准养猪产业的周期性规律,喧嚣之后或许自见分晓。
  
  “不过,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众多小养猪场的倒闭,给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养猪提供了市场空间。”福来战略品牌营销机构顾问、研究总监张正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之外的资本跨界进入农业包括养猪市场等,其实是件好事,可以为农业带来新理念新模式,猪肉养殖会越来越产业链化、科学化,这些大企业加入战局甚至可能会改变整个国家猪肉养殖产业链的生态。
  
  因此产业升级的趋势不容忽视。张正认为,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业链纵向整合能力较弱,对抗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弱。数不清的养猪小散户加大了猪周期的波动,导致行业整体养殖效率低下,企业成本高。提升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就能够用较低的养殖成本,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如一些楼层养猪模式,在卫生处理等方面,成本相对低些。”
  
  “我国生猪需求市场超级巨大,猪肉消费量占世界猪肉消费量49.6%。我国生猪养殖量占世界生猪总养殖量56.6%。”张正表示,大型互联网企业也好,房地产企业也罢,无论是规模和管理水平上都是有优势的。
  
  对于很多互联网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纷纷进入养猪产业,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众人拾柴火焰高,猪肉供给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低猪肉价格,这是好事。“但养猪是周期很长的产业,投入很高。在一段时间内,特别是今年,猪肉不会过剩,但明年和后年猪肉过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除了能不能赚到钱外,更多的还是对于“美好生活”的争夺。以房企为例,各大房企转型美好生活运营商,试图将触角伸向城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聚焦与居住相关的各大产业链,包括物业、商业、教育、医疗等都有房企身影。据克而瑞数据统计,百强房企中,已有97%布局了产业多元化战略,拓展新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其实也是试探性尝试,是否真的参与投资或投资后能否坚持下来,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伍超明说道。
 
  
  未来猪价走势如何
  
  一直以来,国内猪价都会呈现周期性大幅波动,这就是各方所知的“猪周期”。猪肉价格高会刺激生猪补栏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了养殖户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
  
  张正认为,这是由于国内生猪养殖高度市场化导致集中度不高、农民散养成为主力等问题出现,虽然近年来规模化养殖占比有一定提升,但尚不足以扭转局面。
  
  而互联网、房地产企业等跨界养猪对市场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伍超明对记者表示,“会增加猪肉供给,促进猪肉价格进一步回落。同时在猪肉价格下降周期中,加大行业的优胜劣汰程度,提高集中度。”
  
  国家统计局5月25日公布的2020年5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显示,5月中旬与5月上旬相比,生猪每千克价格为28.1元,跌3.1元,跌幅9.9%。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从去年10月开始,我国能繁母猪存栏止降回升,已连续七个月恢复增长,生猪存栏也已连续三个月增长。“现在的猪肉价格比最高时下降了23%。”
  
  当前,受疫情等影响,猪肉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仍存,未来猪肉价格和供给形势将走向何处?
  
  “虽然能繁母猪逐月环比增加,但在数量上较往年均值仍有较大差距,今年四季度猪肉供给将增加,有利于价格下降,不过供给幅度有限。预计猪肉价格总体稳健。”伍超明预计,随着年内供给的逐步增加,明年尤其是后年,“猪周期”大概率进入下半场。
  
  “通过努力,一定会确保老百姓的碗里‘不缺肉’。”韩长赋表示,目前由于行情比较好,市场主体积极性很高,养猪投资在增加,新建猪场多,补栏增养快。随着生猪生产恢复,供求关系也会逐步改善,后市猪肉价格不会再大幅度上涨。
  
  另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预计,随着餐饮业继续恢复,学校、机关食堂等集团消费增加,带动猪肉消费需求进一步复苏,但仍低于常态水平。生猪产能继续恢复性增长,商品猪供给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低价冻品库存投向市场,中央储备冻肉继续投放,市场短期承压下跌,恐慌性抛售加速猪价下跌。
  
  观点: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伍超明
  
  从未来较长时期的大环境看,外需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消费尤其是必需品消费存在中长期投资机会,对养猪行业有一定的需求支持。
  
  福来战略品牌营销机构顾问、研究总监 张正
  
  作为养猪户、猪企等,不应该有“投机心态”,不跟风,不赶浪头。与此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防疫工作,尽最大努力降低成本,以增强抵御“猪周期”的大风大浪。消费者吃的猪肉也有健康保障,养猪户也能一块致富,行业也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 王鹏
  
  在正常情况下,受外部环境影响,比如疫情等因素,猪周期自我调节的时间会短一点。当然,也有因为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很多企业和投资者进入到养猪行业中去。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市场向正确的方向走。同时也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能在猪周期的时候以公益事业的方式来稳住猪肉价格,回馈社会。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刘永好
  
  新冠肺炎疫情叠加非洲猪瘟疫情,致使生猪产业遭受“双疫情”影响。建议有关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比如在国家层面设立生猪产业发展母基金或发行特殊国债,重点支持规模化生猪养殖项目。
  
  延伸:养猪市场发展概览
  
  20世纪80年代,养猪基本是农户家庭副业。每家养两三头猪,一方面解决生活中产生的剩饭剩菜以及一些多余的农产品,同时产生的猪粪便是农家不错的积肥;另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养猪逐渐向集约化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开始引入国外高产猪种,采用饲料饲养逐渐成为生猪养殖的主流,养殖业逐渐采用集约化和机械化管理,单个猪场饲养规模逐渐扩大。
  
  其中,90年代初期,在业务发展上除了少数已经初具规模的企业,大多数企业的发展,还是以在产业链中的某个点发展,养猪的只负责养猪,饲料的只负责饲料,食品加工只负责食品加工,基本没有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产业链的发展,产业链开始向上游和下游不断渗透。原先做饲料的开始了养猪,原先养猪的开始了食品加工,原先做猪肉食品的开始涉及养猪和屠宰业。
  
  2000年以后,在我国的养猪业总体结构中,南方地区的专业化养殖约占1/3,北方地区的专业化养殖约占1/4。不过,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猪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相对仍低。
  
  经过20多年发展,一些现在有名的大型集团企业,如新希望集团、双汇集团、雨润集团等逐渐成长壮大起来。养殖相关技术、母猪产仔率、肉猪瘦肉率、养殖场地的现代化、管理的机械化自动化、品种的优化、饲料的科学化、病害的防护、产业链的集成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生猪 养殖业 热勃勃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