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猪产业链变局初现:猪企出栏分化,屠企争相布局全产业链 影响几何?

来源:财联社 2020-06-08 09:35:14| 查看:

  国内猪价阴跌3个月后在5月下旬出现短暂反弹,但反弹力度较弱,或难以真正反转。不过,出栏缺口短期内仍然存在,猪价高位下挫之下,生猪养殖仍有较大利润空间,出栏量成为猪企盈利关键。此时,头部猪企出栏量增长分化,12家猪企中出栏量跌幅超30%的有7家,其中温氏股份出栏量跌幅高达60.18%。
  
  出栏缺口影响下,屠宰企业为保原材料供应布局养殖,猪企受“调猪”改“调肉”政策影响大规模新上屠宰。行业专家认为,生猪养殖与屠宰行业或出现历史性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全产业链扩张顺应行业规模化整合趋势,龙头企业优势明显,但在未来的猪周期下行区间,屠宰与养殖企业或将面临考验。
  
  出栏量缺口
  
  能繁母猪为生猪养殖的源头,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生猪产量与能繁母猪存栏量关联紧密,现如今,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低位。
  
  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受猪周期下行影响,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缓慢下行,2018年8月出现非洲猪瘟后,能繁母猪存栏加速淘汰。中国政府网数据显示,2017年初,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651万头,2018年8月淘汰至3145万头,至2019年9月已加速淘汰至1913万头。
  
  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恢复,由1913万头增至2164万头,但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相对低位,而母猪数量则直接决定十个月后的出栏量。
  
  某养殖行业上市公司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每头猪从母猪怀孕到产仔需4个月,后经1个月哺乳期、1个月保育期、4个月育肥期后方可出栏。由于产仔数量存在生物极限,我国散养户PSY(每年每头母猪出栏肥猪头数)约15左右,牧原股份等大型企业PSY在22至25之间。”
  
  按照2020年3月2164万头母猪存栏,以及我国平均母猪PSY为17左右测算,大约对应2021年1月我国生猪出栏量为3.68亿头,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至2019年我国生猪总出栏量分别为6.88亿头、6.93亿头、5.44亿头。
  
  生猪养殖行业内多家企业均向记者表示:“现在政府、企业、散养户都在致力于猪群数量恢复,随着产能的逐渐恢复,国内生猪出栏量预计一年左右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但种群恢复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猪价阴跌
  
  生猪出栏量缺口仍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但需求端受到新冠疫情较大影响,猪价持续高位下行。
  
  屠宰企业开工率与终端需求量直接关联,卓创数据显示,屠宰企业开工率在春节期间跌至冰点,节后恢复速度远低于往年同期。2月下旬至5月份,国内重点屠宰企业平均开工率为17%至18%左右波动,同比下滑近50%。
  
  受此影响,猪价自2月开始持续阴跌。中国畜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2省市的生猪平均价由2月14日的38.32元/KG跌至5月15日的28.68元/KG,跌幅25.16%。
  
  5月下旬,猪价突然出现反弹,截至5月29日,猪价从5月27日的27.61元/KG上涨至29.23元/KG,上涨5.87%。对于反弹,养殖行业人士认为:“需求端逐步恢复加之五一备货完成消化,市场抛售行为减少,猪价又恢复到缺猪的底层供需关系上,所以出现反弹。”
  
  对于反弹能否持续,行业人士并不乐观。某大型流通商告诉财联社记者:“需求虽有恢复,但相对往年仍相对较弱,且供需不匹配问题凸显,大体重压栏肥猪供应较多,但市场更愿意接受正常体重出栏的薄膘猪,薄膘猪虽供应短缺,但压栏大猪销售不便,越是难卖养殖户越需要加速大猪出栏,大猪出栏叠加需求较弱,短期价格只是反弹,还不是反转。”
  
  不过,虽不看好反转,但下跌空间或也较为有限,行业人士补充称:“肥猪消耗已经持续了几周,市场上普遍认为肥猪已消耗一半左右,生猪供给基本面仍然偏紧,预计中期跌幅有限,大猪出栏后期或再次迎来上涨。”
  
  相较110KG至120KG的正常生猪出栏体重,现今的生猪出栏均重已出现下行,但仍处于高位,压栏大猪消纳仍未结束。卓创资讯数据显示,5月18日至24日,生猪出栏均重为130.84KG/131.02KG;涌益咨询数据显示,同期生猪出栏均重为133.24kg/134.61kg。在4月20日至26日,卓创资讯生猪出栏均重数据为132.95KG/132.94KG涌益咨询数据为134.79KG/134.48KG。
 
  
  猪企出栏增量出现分化
  
  无论价格是反弹还是反转,养殖行业仍有较大利润空间。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主要饲料玉米的价格比值在5.5比1时,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养殖行业内也会使用6:1作为盈亏平衡点,该比值越大,说明生猪售价与主饲料玉米之间的利润空间越大,反之,低于6:1或5.5:1时则代表养殖户可能面临亏损。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20年5月22日至29日,全国猪粮比价为13.94,较去年同期的7.87上涨77.13%。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自繁自养的养殖成本较以往有所提高,主要在于为防控非洲猪瘟,在消毒、兽药等方面的投入加大。现在每头猪出栏利润大约在1500元至1700元左右。”
  
  在仍有较大利润空间的情况下,猪企出栏量直接决定利润水平。数据显示,2020年1至4月,12家上市猪企10家销量下滑,但所有上市猪企的销售收入全部上涨,其中牧原股份生猪销量最高,为381.1万头,但温氏股份收入最高,为135.8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2家上市猪企的出栏量增速开始分化,除大北农无历史数据外,仅有新希望与傲农生物出栏量同比正增长,牧原股份与天康生物小幅下滑,温氏股份虽销售收入最高,但出栏量跌幅高达60.18%,包括温氏股份在内,出栏量跌幅超30%的有7家。
  
  猪企上屠宰 屠企上养殖
  
  养猪仍能保持一定利润空间,与猪价仍存在缺口有着直接联系,在出栏量存在缺口时,屠宰企业也面临原材料生猪紧缺、屠宰量锐减的困境,财务数据显示,屠宰龙头双汇发展一季度屠宰量锐减64.78%。
  
  为保证猪源供应,屠宰企业开始新增养殖产能。4月28日,双汇发展公告称,公司将募集70亿元建设生猪养殖及肉鸡产业化项目,其中生猪养殖项目预计投入募集资金9.9亿元,总投资规模为12.57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出栏生猪50万头。
  
  关于为何要上马养殖项目,双汇发展在公告中称:“在经历非洲猪瘟之后,我国养殖业和屠宰业将发生历史性变化,猪肉和鸡肉产业将加速整合。目前,公司畜禽养殖业务与屠宰和肉制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主业对资源的把控难度和对成本的控制难度。公司发展养殖业,有利于增强公司对产业链上游的影响力和对畜禽市场的洞察力,有利于减少原料外部采购依赖,增加对主业原材料的供应。”
  
  此外,龙大肉食也设立了“雄心勃勃”的养殖扩张计划。资料显示,2020年龙大肉食生猪出栏量计划为40-60万头,并拟在2024年实现年出栏350万头的生猪养殖扩张计划。
  
  屠宰企业向上游养殖扩张时,养殖企业也在布局下游屠宰。
  
  日前,牧原肉食总经理徐绍涛补充称:“我们现在规划的屠宰产能超过2000万头,在建的内乡屠宰场七月底八月初投产,正阳屠宰场八月底九月初投产,均为200万头产能,其他屠宰产能规划重点和养殖项目进行匹配,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河南、山东。”
  
  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牧原股份要搞屠宰与产能分布有关,牧原股份的养殖产能主要在河南、山东、黑龙江等地,这些地区主要是产区。以前活猪直接调运,厂区分布在哪影响不大,现在‘调猪’要转向‘调肉’,活猪运输受限,转而改为就地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牧原股份若不自备屠宰,随着养殖产能扩张,或面临被区域内屠宰产能‘卡脖子’的窘境。”
  
  牧原股份董秘秦军也曾表示:“我国的屠宰产能分布主要以销区为主,像河南这种生猪产区,优质的屠宰产能是稀缺、不足的,市场本身存在这方面需求。”另外,秦军还表示:“牧原的屠宰以消化自有养殖产能为主。”
  
  除牧原股份外,天邦股份在2019年募资42亿元建设1000万头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项目,天邦股份官网显示,天邦股份首个500万头生猪屠宰深加工项目在5月25日正式开工。
  
  关于猪产业链企业争相布局全产业链,某行业资深专家认为:“现在可能确实在行业历史性变化的前期阶段,未来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整合或将加速,头部企业在管理能力、疫病管控、资金杠杆、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龙头企业的优势可能会更明显。不过,在我国的国情下,真正消灭猪周期的道路可能还很漫长,未来的周期下行期间,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可能都会面临考验。”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猪产业链 出栏 影响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