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吉林、贵州猪价低于7元/斤!养猪业进入内卷时代!未来猪企要寻求两大突破

来源:新牧网记者 王之娴 2021-08-17 09:09:33| 查看:

  众所周知,非洲猪瘟带来的产能缺口是此前猪价高企的主要原因,如今随着产能恢复常态,全国生猪均价跌至7.5元,吉林、贵州等部分地区猪价更是跌破7元大关,这场非瘟带来的养猪变革可能将要进入尾声。

  早在2020年,就有部分企业停止了一些新建项目的开发,预示激进的跑马圈地时代再次过去。在未来,也许依然会有企业的兼并,散户的退出,但或许都将与过去每个猪周期所发生的没有什么不同。养猪的格局将再次迎来新的平衡。

  图片

  回顾近年来养猪业的起起伏伏,与大家分享关于养猪业的一些看法,欢迎讨论。

  结合历史,可以发现,实际上推动产业发生变革的内生的动力是极其有限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外部。多年以来,由供需波动诞生的猪周期引导着养猪业处在动态平衡之中。猪价高的时候养猪的人增多,猪价低的时候一部分人开始退出养猪,但这并不足以将养猪产业推向迅速的规模化、集约化,也不足以改变养猪的企业格局和地理分布。

  笔者认为外因推动养猪产业变革主要有3个关键点。

  一是从业人员变化。

  不可否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减少,从事养猪生产的人也在减少。出让的市场空间,给予了第一批规模化企业发展壮大的契机。而随后,每一轮低价期过后,离开养猪业的散户都在变得更多,又为大型企业在低价期收购、扩大占比进一步提供了空间。而当下一轮高价期来临时,散养户再想进入都变得更加困难了。当企业化程度变高,专业化的水平提高,养猪业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理念和需求也随之变化,由此产生了新的生产模式,行业也就因此改变了。

  二是政策导向。

  在非洲猪瘟暴发之前,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席卷整个养猪业的环保禁限养和拆猪场。2018年之前南方各省大量清退猪场,省均清退产能数十万。规模场尚且难逃一劫,散养户则更加困难。彼时引得大量企业往北投资,南猪北养风行一时。而非洲猪瘟暴发后,要求各省保有70%自给率,环保审批放松,散养户养猪被鼓励,加上分区防控、调运限制等,引导养猪业从调猪往调肉转变,企业又回过头来争相在销区附近布局,养猪格局又一次发生变化。



  三是突发疫情。

  非洲猪瘟对养猪业的影响已经无需赘述,它将整个养猪市场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缺口,同时设置了高门槛,受资本加持的大企业由此得到前所未有的施展舞台,从而迅速扩张。近年来得益于非洲猪瘟带来的供应空缺,猪企利润高企,纷纷借此东风登陆资本市场。尽管散养户和中小型企业在复产过程中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其影响力与巨头不可同日而语,整体而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被大幅提高了。

  科技的进步或许可以成为第四因素,但目前来看,对养猪业而言,科技是行业变革所结出的果,而非推动发展的因。因为产生了变革,养猪业才诞生了对相应科技的需求,从而带动了科技进步。当然,也许在未来,科技的积累会为养猪业带来质变,不过目前来看,无论是智能技术还是生物技术,科技都还未能动摇养猪这一生产的本质。

  图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当前生猪产能已经恢复至常年水平,而前段时间,农业农村部召开部常务会议提出,要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到巩固成果和缓解“猪周期”波动上来,探索建立稳定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不出现新的“外因”的前提下,无论是从产能数据、猪价体现,还是从政府的政策调整上都可以看出,由“非洲猪瘟”所带来的缺口逐渐被填补,随着市场的饱和,可变性逐渐下降,稳定性增强。

  竞争已经不再“圈地扩张”。一些养猪企业已经未雨绸缪,开始寻求两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对外从需求端拓展市场空间。

  实际上养猪企业饱受微利的烦恼,渴望涉足附加值更高的领域已经许多年了。在本轮周期来临之前,不少敏锐的企业早就注意到,养猪业之外的消费市场也在发生剧烈的转变。随着城市年轻一代消费的崛起,中央厨房、生鲜品牌、预制菜成为了热点,这或许是养猪企业成功品牌化提高附加值的机遇。非瘟后更多养猪企业布局屠宰,掌握了供应端的话语权,比较缺乏的是面临真正市场化竞争的经验和渠道。

  二是对内降低成本。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经历了高利润,又要回到过去“精打细算”的日子,多少让人有些不习惯。根据统计数据,6月底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3911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4564万头。从存栏数字来看接近2016年年末水平,那时的猪价是8.5元/斤,随后的2017年猪价在6-7.5元/斤之间,彼时的价格依然能让养猪业感到满足。以自繁自养来看,养猪成本比那时平均高了2-3元/斤,因此如果能够将成本降至非瘟之前的水平,猪价也能够让养猪企业获得不错的盈利。降低成本可是养猪企业的必备技能了,将其降低到6元以下,相信对于经历过5元猪价的企业来说不在话下。

  如果猪价能够一直稳定在7-8元,其实也是OK的。这就需要整个行业的产能维持稳定,不再去扩张,也不缩减。有人描绘过一个蓝图,当规模化程度足够高,企业之间形成默契,产能不至于过剩,同时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这样利润不会过低,也不会过高,行业稳定且和谐。但问题是,养猪业内能达成这种默契吗?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猪价 养猪业 猪企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