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秦英林:《创新在传统产业中的狂奔》

来源:政经视点 2022-06-07 15:58:53| 查看:

  6月1日,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深圳深湾会的一个演讲视频流出,演讲的主题是《创新在传统产业中的狂奔》。

  政经小编观察,创新驱动已成为河南经济转型的时代主题,市场主体是经济创新的第一驱动力,牧原股份已是河南传统经济转型中的标杆企业(省长调研牧原股份评语),这家企业的创新理念、创新策略以及创新实践,为河南传统企业创新转型提供了一个样本,值得研究参考。以下节录部分演讲内容,以飨粉友。

  面对创新话题,秦英林不讳言个中艰辛。

  创新说起来那么辉煌,那么美妙,实际背后是无限的风险。我们创新试错的代价和管理失误这两个合起来去年和前年有70亿到80亿这个量的损失,这个代价太大。创新好与不好,背后一定是满满的心酸。

  01

  创新缘起,对标国际先进,要敢于亮剑

  我们现在规模成了全球的第一,但是我们的质量不是全球第一。对标丹麦来看——牧原现在的水平跟丹麦相去很远。影响成本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丹麦的猪吃了2.6的料长一一斤(肉),我们就是3左右才能长一斤。我们猪病多死亡率高,才造成了饲料报酬差。上市日龄丹麦的163天能达到114.5公斤,我们牧原现在是185天只能达到这个110公斤。在日增重这方面,你看丹麦的到了一千克,我们大规模还是750克。

  我认为,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就是机遇,风险就是机会。

  图片

  面对差距,挑战顶峰,要敢于亮剑,要向艰难处发力,增益其所不能。商业的大道一定是于艰难处取胜,在难以获利的地方获利。

  养猪释行业有哪些挑战呢?第一点是作为大农业,投资大,周期长。

  第二点是生产成绩差,成本高,利润低。

  第三,行业环境差,养猪臭。

  图片

  第四是养猪社会地位低,门槛低,技术难度大,对个人技能的依赖性强。大规模不经济,大规模养不了猪。

  第五,风险大,疫病多,常常会有毁灭性打击。

  这五大特点就是创新的发力点(以下节录演讲内容中的部分观点)。

  02

  如何做好集团管控,突破规模不经济的魔咒

  现在公司有230个子公司,14万员工,饲料厂有236个,养殖场1183个,屠宰场8个,上下游合作商是1.3万家,管理难度大,我们破解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信息化。

  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首先生产要数字化。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养殖场,每天发生很多变化,公司通过数字化来管控,让所有的电器都数字化,过去安个风机开个灯就OK了,现在要把这个风机电机装个芯片,管理人员要知道它运转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让它开,什么时候让它关。

  其次管控要信息化。机电运行了多长时间,数据要上传到总部,公司通过这个数据运行描述,多个维度来描述运行状态。现在所有的机械实现自动化,靠程序,靠反馈自动化。目前,所有运转实现了云端化。

  图片

  第三个数据应用图表简单化。应用数据的人不仅仅是总裁、副总裁和大管理员,更关键的是一线员工,这些学历不高的饲养员,一定要让他看明白数据背后传递的信息。

  最后人机联动信息化。一旦生产上出什么问题,比如,巡检的机器人发现缺水,缺电,特别是断电,能够把信息快速传递到各个责任单元,实现快速反馈解决。

  通过硬件的管理实施集团管控,要达成三个目标:一是利润导航,就是所有管理者必须知道决策能达成多少利润,利润最大化。二是管理的扁平化,信息化带来扁平化管理。

  三是手机管控即时化。每天有6亿个数据量上传,那么大家可用的数据有上亿个,让一线生产人员和管理者通过管猪、管人、管物,从三个维度实施集团管控。

  03

  养猪要解决对人的技能依赖

  210万头楼房养猪综合体,这是公司向智能化迈进的一个代表作品。

  实现楼房养殖,关键的技术环节是智能饲喂系统,这样一个超级大的猪场肯定是面临运输物流问题,为此,我们做一个大的机器人,改变了过去生产的障碍,同时还解决传播疾病——人员移动带来疾病传播的障碍和人员成本升高带来成本升高的障碍。这两大因素让我们下决心走智能化。

  图片

  在养殖现场,智能化应用场景更多。现在,巡检机器人代替员工,对猪舍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氨气和氯化氢和猪发烧咳嗽生病等都能够发现。自动代替人,如果员工没有及时处理,信息会上传到后台,后台督导员工去对这个猪群进行干预。就这样看,相当于一位优秀的饲养专家代替了一名员工。

  养猪的臭气怎么治理,公司同样用智能化——新风系统实现了进出风,全过滤,达到了无菌标准。如果没有这个东西,牧原全国24个省扩张发展,在现在严格的环保条件下,在民众环保意识提升的情况下,解决不好臭气处理问题发展不起来。

  04

  依靠产品创新,驱动行业发展与进步

  今天,公司起始于20多年前研发创新的二元轮回杂交猪培养出了超级种猪,解决了全国用种的问题。可以说,牧原解决了中国种猪卡脖子问题,公司用肉猪价格向全国提供种猪。牧原的种猪生产方式,将很快改变全球供种模式。

  公司培育出了雪花猪肉。这个发现堪比野生水稻的发现,现在已经克隆复制了。里脊本身是红红的,像雪花一样,非常像大理石纹。这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这些猪肉的香得很。我们原来猪的后腿肉都很红,现在后腿肉都像石头一样有大理石纹——白的都是吃的香的嫩的。

  图片

  公司的饲料创新有很大的社会效益。牧原在2000年开始低蛋白日粮技术的研发应用。2020年公司豆粕用量是9.8%,2021年豆粕用量降到了6.8%,而全行业则是17.7%。如果用公司的低蛋白技术,可以看到头均经济效益(成本降低)28块钱。如果公司的技术全国推广,能够节省大豆进口2000万吨,对应是1.5亿亩的土地,就对当今社会贡献很大。去年公司就把这个技术无偿地贡献给了行业。

  还有公司创新技术节约淡水与空气。特别是我们对消耗零成本的空气,公司自觉的只用了1/3的空气量就能够养好猪,而不去污染那么多的空气,这是牧原发展的原则和行为准则。

  可以说,像牧原这样依靠创新技术高标准地提升行业价值,引领全球行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高标准也向全世界发出了新时代中国的产业强音。

  05

  粪水循环利用,解决污染难题

  公司养殖产生的粪水全部还田,循环利用零排放,即猪吃到嘴里面的所有东西长成肉和排出的尿,全部再利用一遍,特别是粪水和尿。

  公司这一实践的法则是什么呢?惠农利己,这是法则,是人类运行的法则。利己利人,首先要惠人才能利己。其次是追求和谐发展。

  图片

  种养循环是田地产了粮,粮养了猪,我们猪的粪水又养了田,这样一个循环是非常符合人类生存的标准。其次是惠农。2021年公司为农民创收是6.2亿元。公司免费铺设了1000多万米管网,服务农田近300万亩,农技服务了8000多次,覆盖了9000多个村庄和培训农民27万次——背后的成本由公司全部承担。还有公司改造了盐碱地18万亩,减少化肥使用量3.7万吨。仅碳减排一项就减少了105万吨碳,为农民每亩地增收209元。

  最后,秦英林表示,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差距给了我们创新的机遇。创新是一匹骏马,也是一匹烈马。你靠近它就会有风险,驾驭它需有胆有识,只有百折不挠,死磕到底,才能驾驭这匹烈马。

  创新就是创下一个新的风口,养猪业能够再次冲天而起。牧原靠创新要创下一个养猪的新风口。当然,驾驭创新还要乘时代的巨风,由养猪大国向养猪强国迈进,是牧原发展的新时代使命。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