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猪肉不再如过去那般香了,是你变了?还是猪变了?

来源:网易数读、三农直通经济、中国畜牧业 2022-11-08 09:24:12| 查看:

  在多数中国人的家常美味中,有一位常客——猪肉。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儿时记忆中令人垂涎欲滴的猪肉却不再如过去那般香了。

  很多人脑中有这样一段回忆,一年中有两次可以将肉吃饱、管够,一次是杀猪的时候,还有一次就是过年的时候,要说吃得最香,记忆最深的就是杀年猪的时候的那顿“大餐”。

  现在,人们吃猪更加自由了,但却出现了“肉质粗糙没嚼劲不说,时不时还会被柴到”。真的是猪肉变难吃了吗?

  其实,猪肉不香了,不是你变了,而是猪变了。

  01

  本土猪遭遇口碑下滑

  全国各个地区的餐桌上,以猪肉为主角的“硬菜”几乎老少通吃。日常饮食中,更是少不了猪肉的身影。可以说,国人对猪肉总有一种情有独钟的感觉在里面。

  从统计年鉴数据也可以发现,与其他肉类对比,国人对于猪肉相当依赖。猪肉,更是全国居民肉类消费的绝对王者。仅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猪肉就达到了18.2千克。

  放眼全球,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和生猪生产国。我国平均每年要吃掉7亿头猪,全世界一半的猪养在中国。

  毋庸置疑,猪肉绝对是国人餐桌上当之无愧的“明星"。但近些年来,这位“餐桌明星”却遭遇了口碑下滑。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猪肉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性状,它的评判指标有很多。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一般使用常规肉品质性状进行判断,最常用的六大指标有:肉色、大理石纹、pH值、系水力、嫩度以及肌内脂肪。

  其中,肉色、大理石纹等指标反映了猪肉的感官品质,是直接影响消费者是否乐意购买和食用的外观特征。

  拿大理石纹来说,类似于牛肉里的“雪花”纹理,它是指肌肉小肌束间脂肪结缔组织形成的大理石状纹理,肉眼可以直接看见。

  通常来说,大理石纹含量较多且分布均匀时,会赋予猪肉更嫩的口感。

  02

  土猪虽香,却有“致命缺陷”

  弄清楚了品质评判的关键指标,就可以回答最初的问题——猪肉的确难吃了,这不是错觉。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吃得更多的土猪相比,如今市面上主流的商品猪肌内脂肪含量明显下降了。

  一项1989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当时国内市场上土猪的肌内脂肪含量绝大部分在4%左右,民猪甚至能达到6.12%。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肌内脂肪含量越高,猪肉品质也越好。当其数值不低于2.5%时,便可认为该猪肉的品质较好,吃起来会更鲜嫩多汁。

  据此来看,占据当下主流市场的商品猪肌内脂肪含量则仅在好品质肉的“及格线”附近徘徊。

  以杜长大杂交猪种(DLY)为例,在一项针对地方猪肉和瘦肉型商品猪肉的肉质比较研究中,它的肌内脂肪(IMF)含量仅为1.17%,并且远远低于同组实验中的安庆六白猪、皖南花猪肉以及定远黑猪肉三个地方品种。

  土猪虽香,却有一个“致命缺陷”——长得太慢。

  一项地方猪种生产效率的研究显示,养一只土猪,平均一天仅能够长398克的重量,往往需要喂12个月左右才能出栏。

  如此长的生长周期,产量自然也有所限制。于是,彼时刚富起来的中国人发现,猪肉是吃得起了,可是猪不够吃了。

  恰逢此时,“洋猪”们凭借着超高性价比,快速受到了养殖户的偏爱。

  相比之下,中国的本土猪们就尴尬了。进口品种的猪养殖6个月左右就能出栏,而本土猪至少得一年;土猪想要增重1公斤,需要喂4-6公斤的饲料,而进口猪种可以少到2-3斤;还有,土猪的脂肪含量普遍较高,一般达60%左右,而进口猪种猪只有40%左右。

  养殖周期短,瘦肉率还高,多数养殖户都无法拒绝。所以,来自英国的大约克夏猪、来自丹麦的长白猪、来自美国的杜洛克猪(简称杜长大),以及它们的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后代,迅速攻城略地,占领了中国生猪市场。

  由于外国猪种的大量引进,中国的地方品种猪受到了巨大冲击,而且有的品种猪或者类群已经濒危甚至已经灭绝。

  在山东,莱芜黑猪、沂蒙黑猪、烟台黑猪、五莲黑猪等都是有名的地方猪种。这些年,也受到了外国猪种的强烈冲击。

  因此,在尝到了养“洋猪”的甜头后,不少养殖户开始不愿意养本土猪了。于是,吃得少、长得快、瘦肉多的洋猪以及它们的混血后代快速占领了中国猪圈。

  03

  猪圈里的“危机”该如何解决

  悄无声息间,国人餐桌上的猪肉已然发生了一场史诗级的品种剧变。

  现如今,除引进种猪外,国内也仍在不断进口猪肉,以满足国人庞大的猪肉需求。



  洋猪引进后,让更多人吃上了肉,还是更符合口味的瘦猪肉。而养殖户也收获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大幅降低了养猪成本。

  可是,不好的一面也逐渐显现——滋味更佳的土猪数量急剧下降,甚至部分品种濒危了。有的地方猪种,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猪圈里的“危机”,也在餐桌上凸显。未来,可能越来越难吃到好吃的土猪肉了。

  以享誉全国的四川经典名菜回锅肉为例,通常一盘纯正的回锅肉需要由肉质较肥、肌内脂肪含量高的成华猪制成。

  曾经这种猪遍布整个成都平原,但前些年它的数量却急剧下降。在情况最危急的时候,四川当地的成华猪只剩下五六十头,比大熊猫都稀少。

  然而,光保护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如何实现商业化和市场推广,才是赢得地方猪种保卫战的关键。

  目前,随着一些地方猪种的销售路线走向中高端,“好品质+好品牌”已经让地方猪不断卖上高价。

  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每一口对土猪的消费,虽然是挽救正在流失的美味。但是,面对价钱更贵的土猪,你真的愿意多掏钱吗?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猪肉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