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行业需瘦身!留给养猪户“死磕”的时间还有多少?如何才能“活下来”?

来源:毛洪、程柯璇 养猪信息网 2023-07-18 09:48:04| 查看:

  导语:近期,各大上市猪企接连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多为亏损状态,且多上市企业亏损程度远超去年上半年。今年以来,生猪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多行业人士认为,如果产能不能得到去化,低迷行情或将持续。而持续低迷的猪价势必会淘汰一大波生猪养殖企业,那么,如何才能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寻得一线生机?对此,养猪信息网采访了多位行业大咖,共同探讨“生存之道”。

  自去年12月以来,生猪养殖持续亏损,已连续亏损近7个月。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自繁自养亏损额为213.49元/头,仔猪育肥亏损额为204.33元/头。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6月26日~30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低于5: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为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

  7月12日,华储网发布《关于2023年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收储挂牌竞价交易2万吨。

  生猪产能居高不下

  行业产能去化仍需时日

  短期来看,收储信息提振市场情绪,从而推动猪价上涨,但在生猪产能明显过剩,且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市场行情仍未见好转。今年以来,不少散户因扛不过长期低迷的猪价而退出市场,但仍未能改变生猪产能过剩的现状。

  养猪业的寒冬或才开始。有行业人士表示,当前的确淘汰了不少散户,但散户猪的总产量没减太多,集团却提前补了产能,就这样造成今年的局面。而散户走到今天的一个是精英,一个是高位时进入行业的,所以现存的散户多会选择鱼死网破和集团死磕到底。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1-5月为产能的调减阶段,截止5月底的能繁母猪存栏为4258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9%,较去年12月份仅下降了3%,不及去年5-12月产能累积增长的4.7%,同比去年仍高出1.6%。1-5月肥猪出栏持续亏损,但行业主动去化母猪的动力却还是不高;而从淘汰母猪价格看,其占比肥猪价格比例仍在60%乃至70%以上,说明暂未看到有过度淘汰母猪的现象。

  产能去化不明显,行业持续痛苦的煎熬。有养殖户表示,持续“7上8下”的猪价让人更难熬,只有猪价深跌,行业才能迎来真正的产能去化。也有行业人士表示,如果行情持续,下半年将有很多猪企没钱买饲料。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各大上市猪企接连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多为亏损状态,且多上市企业亏损程度远超去年上半年。

  市场行情变幻莫测

  唯有求变方能寻得出路

  那么,面对当前低迷的猪价,留给养猪户们死磕的时间又还有多少?风云巨变的猪市,养猪户又该如何才能求得好的发展?

  正如扬翔股份副总裁高远飞所言,“行情几乎不可能有持续的精准的预测,对大多数参与者而言,只有应对。”

  顺势求变,是广东众智的选择。广东众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亮文表示,养猪的老板,除了懂养猪以外,更要懂得行情,懂得如何销售。不能因循守旧,形成非常片面的定性的思维,把自己决定成自繁自养或者单纯地卖猪苗,这样是很被动的。

  盲目压栏或恐慌性出栏都不是好的选择,养猪户应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谭亮文表示,像众智的养猪板块,如果猪苗超过盈利线,我们基本上都会销售,除非卖不动;至于育肥猪,只要到达270-280斤,就不会继续压栏。

  今年6月前,虽然猪市行情低迷,但由于养殖户多看好下半年行情,猪价格也随之上涨。看准了这一行情,众智决定在今年的3月份开始全面销售猪苗,到现在已经销售了超过6000多头,在行情低迷时期实现了盈利。

  虽说当下市场行情低迷,但这绝不是中小型养殖场纷纷退出的主要原因。广东诸阁靓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松嵘指出:“猪场老板不再养猪并不是因为猪价太低而是猪场老板没有养好猪。”近些年,随着生猪行业高速发展,整个行业快速地朝现代化、智能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而中小型养殖场老板多少文化程度有限,他们所熟悉的传统饲养管理方式已完全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求。



  保持成本领先

  静待猪价反转

  相比于中小猪企,集团猪企能够忍受更长时间的亏损,并通过调整出栏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苦熬行业寒冬,等待对手出局。成本之争,成为上市集团猪企的主战场。牧原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生产安排与发展规划,不将生产节奏的调整建立在对行情的预测上。未来公司将更聚焦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从疫病防控、营养研发、智能化设备等多方面提升技术水平,进一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

  温氏也表示,尽管猪价已持续低迷近半年时间,但公司资金较为充裕,不会过分顾虑资金问题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节奏和计划。当前公司核心生产经营策略是稳定生产、提升成绩、聚焦降本。只要有效控制养殖成本,待后续猪价反转后,公司一定能获得合理的收益。

  此前,海大集团益豚事业部兽医总监王星晨表示,全国当下不论是产能,还是存栏,还是消费端来看,都不缺猪。企业若想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提高效率,提升养猪公司的运营质量,争取进入效率排名前20%的行列。他认为,并不是存栏越大,分摊的成本就越薄,生产效率越高。适度的密度,适度的存栏,生产效率和成本才是最好的。

  拥有现金流就拥有话语权

  当前,行业负载累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负债超过百亿元的猪企达到两位数,其中牧原股份的负债数额最高,达到1117亿元,新希望、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则紧随其后。19家上市猪企的负债合计超过4000亿元,每家猪企的平均负债率均超过60%。对于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猪企而言,当前面临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

  “当前养猪非常困难,资金都非常紧张,猪企大都在大力削减成本,人工各方面的资金都很难去满足这些需求。”广东艾佩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青来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现在各大企业的资金主要是满足猪饲料的采购,现在很多企业进口疫苗、进口药物都停了,压力非常大。

  企业要想生存,这时必须做好现金流管理。海大集团副总裁米国成表示,这个时候不要去博,资金压力非常大,宁可让产能空置,也不能养出来,有可能亏得更多。从现在来看,母猪的产能还没有开始去化,现在要做好现金流的管理。

  谭亮文也认为,拥有现金流就拥有话语权。“在我们养殖板块,我们的饲料、动保包括任何采购,我们全部都是现金,而这也有助于我们争取更优惠的价格,比其它的企业多了一些优势。”

  后市行情成谜

  不要盲目乐观

  对于后市行情,行业多呈悲观预期。王青来表示,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不要盲目乐观,发展的规模要适度,这段时间是非常艰难,7块到8块的行情或还将持续几个月。海大集团副总裁米国成也认为,当前行业仍需瘦身,比较悲观来看,或到明年5月才能迎来好转。

  布瑞克农业数据分析认为,在规模化水平升高、供需过剩常态化、行业成本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猪周期已经进入新常态。在亏损的压力下,产能必然还是要降下来,速度越慢,过程越长,整个行业,至少是相关从业者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去产能会以非常惨烈的方式完成,2023下半年可能会出现一波猪企破产潮,届时本轮猪周期才能真正实现价格筑底,参考2021年的走势,估计市场底部会在13-14元/公斤的区间。这之后新周期才会真正开启。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行业 养猪户 瘦身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