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秦英林:越是利润高的时候越恐惧,今年最想干的一件事是合成生物产品

来源:综合自我的钢铁网、证券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 2024-02-21 14:56:49| 查看:

  节后需求惯性回落,生猪价格持续走低。据Mysteel农产品监测数据显示,样本屠宰企业开工率较春节前高峰时段(小年前后)46.96%降至18.83%(昨日)。截至2月1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已连续5日下滑,累计跌幅超过6.5%。

  节后需求惯性回落

  生猪价格一蹶不振

  目前养殖端已恢复出栏,且日均出栏量已达到正常水平。但屠宰企业宰量下滑明显,开工率较低。部分区域较春节前高峰时段减少5成以上。虽然陆续恢复中,但较节前仍相差甚远。

  供大于求日趋明显,养殖端普遍反馈出栏计划完成进度较慢,部分完成率在6-7成,日均成交率较差40%-80%不等,少量完成,整体出栏压力较大。

  梳理近期利好利空因素:首先天气方面,北方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或将形成利好,近期东北地区局地降雪,影响生猪出栏和调运。加之部分散户惜售,价格开始反弹。其次学校开学及元宵节前少量备货同样利好行情,山东、河南生猪价格稳定偏强调整。第三,少量二次育肥入场,(山东、河南、江西、两湖),跌价速度有减缓迹象。

  关于仔猪补栏,年节已过,仔猪行情迎来季节性上涨,价格较节前上涨50-100元/头,7kg基础价格存在地区差异,主流区间在420-500元/头,少数区域价格低于400元/头,仅供参考。一方面,节后仔猪常规性补栏,另2023年四季度北方疫情影响,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母猪产能受损、对应仔猪出生量有所下降,供给减量导致价格持续上涨。

  此外,市场对三季度行情普遍持看好态度,且饲料原料玉米(2391,-17.00,-0.71%)、豆粕(3042,59.00,1.98%)价格持续走低,养殖成本下降预期,终端补栏积极性较高。但受商品猪价格持续下行影响,仔猪实际交投不活跃,采购企业限价,业内人士预计下周或明显走低。因此仔猪补栏对于行情支撑十分有限。

  关于产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42万头,环比继续下降2.3%。缓降趋势不变,产能持续去化。业内人士表示,经历了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亏损之后局地去化相对明显,加之去年三季度猪病蔓延,散户去化程度相对较高,尤其华东、华中局部区域。然而上市猪企和规模猪场后备充足,且仍处于扩产阶段,因此产能去化速度缓慢,供应端压力短线难以缓解。

  总结来看,节后传统淡季,供需矛盾依旧突出,需求减弱成为最大利空,短线生猪价格易跌难涨。天气、二育、仔猪补栏、情绪等阶段性利好在供大于求背景下,支撑力度十分有限。前期疫病和亏损导致的产能去化和供应阶段性减少预计最快也要下半年三季度才能有所体现。至于养殖成本下降,预期增强等不确定因素短线也难有体现。

  淡季已至

  猪价或持续回落

  养殖板块午后走强,截至2024年2月20日13:58,傲农生物涨停,金新农涨超6%,天康生物涨超5%,晓鸣股份、唐人神、新五丰、温氏股份等纷纷跟涨。

  财通证券分析指出,短期,需求端进入淡季回落明显,供应端出栏压力较大,同时冻品库存仍待消化,猪病影响持续,若后续出栏节奏正常,预计猪价持续回落。中长期,产业现金流压力增加明显,去化易增难减,补栏亦缺乏窗口期,产能去化或持续。

  广发期货分析认为,春节前期生猪价格整体平稳,节日期间市场成交清淡,价格波动有限。但进入后期,随着市场交易逐渐恢复,供大于求的格局开始体现,企业猪价回落较为明显,带动养殖户价格下跌,整体来看后续供应压力还将继续释放,但年后为需求淡季,随着人口回流至城市,整体消费预计将维持弱势。

  光大证券2月18日研报表示,生猪价格回落,淡季已至。根据涌益咨询,2月17日生猪价格14.65元/kg,较春节前2月6日的15.04元下降2.6%。春节期间猪价先涨后跌,前期由于养殖场多暂停出栏,屠企基本停工,局部需求支撑不足,导致猪价整体表现高于节前。但随着节日结束,南北主流规模猪企恢复开工,适重生猪出栏明显增加,使得市场猪源供应充足,近期猪价随之出现快速下跌,预计后续供多需弱的影响下,猪价淡季会淡。

  秦英林:越是利润高的时候越恐惧




  “最漫长的下跌猪周期”于2021年6月拉开序幕,期间累计亏损约21个月(截至2023年11月27日),为有统计以来亏损时间最长的猪周期

  牧原股份作为漫长猪周期的亲历者,秦英林对面前的主持人陈伟鸿说:“这个周期太长了,给我们都压得抬不起头来,大家都喘不过气。”

  这是秦英林第二次与陈伟鸿对话,上一次是2019年6月,当时他们也在聊猪周期。同样的两个人,同样的猪周期话题,不同的唯有趋势。2019年4月开始的猪周期顶峰,养育一头猪要挣3000元,做房地产的万科要跨界养猪。正是在那时,牧原股份从百亿市值跨入了千亿市值的大门。上行周期依靠投资驱动规模的年代,尽管利润很高,但秦英林仍然感觉到恐惧——“越是利润高的时候越恐惧”。

  他并不怀念那个阶段,甚至感到可怕。当猪价利润很高,秦英林就担心下一个低谷跌倒成什么样。他宁愿摔得鼻青脸肿,也不要“摔伤摔死,摔坏了”。

  李振国对产业周期也说了一段类似的话:“就像当年雷军先生说风口来了,猪都能飞起来。但咱们这个不能指望风一直在,风落下来的时候,我们还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饿死的企业是少数,膨胀死的企业可能是多数”

  “上涨下跌”“供给不足到供给过剩”,循环往复的产业周期看似没有新意,但背后隐藏着难以战胜的人性。暴利阶段,很多人都信心满满,认为最终仍然会挣大钱。

  但李振国说:“不能看今天,还要看三五年以后,甚至十年八年以后,这个行业会怎么办?你比如说像前两年,大家都很热,等于说是短缺,你冲进来了,但是短缺它一定是会变成过剩的。”

  “短缺一定会变成过剩。”秦英林在第一次参加《对话》栏目时就意识到了。毕竟,他对当时猪周期的记忆太深。他把所有高层召集起来坐下讨论:“究竟我们未来靠什么?再这样资本驱动?”

  周期上行阶段面对不确定性的代价与下行时完全不同。“别人贪婪我恐惧”或许会让人少赚一点,但如果没有及时刹车,连“别人恐惧我贪婪”的机会都不会有。秦英林当时给牧原股份的高层预警:“如果再这样资本驱动,会和任何一个行业的过剩一样,最后都是抬不起头来。”也就是被淘汰掉。

  要做有价值的事

  养猪的秦英林,今年最想干的一件事是合成生物产品。色氨酸、组氨酸牧原股份展厅放着一排装有化学物品的瓶瓶罐罐。

  他最想干的合成生物产品是异亮氨酸,这被秦英林视作最有价值的一件事。这件事的由来是浪费豆粕喂猪,“不忍心行业的持续浪费”。

  “饲料是成本的大头,而且饲料中用的豆粕,就是用豆粕量大。我们现在大豆主要依靠进口,每年进口上亿吨的大豆,我们养猪就要消耗近四成。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中国养猪相对落后,消耗的豆粕量远比欧洲和美国都要高,是它们的2倍到3倍。”

  秦英林向陈伟鸿详细阐述这一看似和养猪无关的合成生物。然而这一表面上的“无关”却是养猪行业降低成本的底层“元点”。秦英林发现,可以用合成氨基酸去替代豆粕。但降着降着又发现原来的赖氨酸、蛋氨酸这些大型氨基酸不够了,要用到更小的小氨基酸——异亮氨酸。他联系到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希望把异亮氨酸的产业化落地做下去。他有一个设想:“现在3万吨的异亮氨酸生产,将来能带动上百万吨的其他氨基酸应用,最少能减少2000万吨大豆的消耗。这是对人类的大贡献。”

  行业龙头企业,都有对企业价值的理解。秦英林“不忍”行业浪费,希望行业继续降本增效。他对行业价值的理解是:“什么时候都不能把猪养得肉价越来越高,物美价廉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