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个县、一家企业,一头猪的故事!

来源:经济日报 2020-07-28 09:21:13| 查看:

  猪粮安天下。一头猪连接着居民的“菜篮子”,关系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如何保障老百姓碗里有肉?在河南省,一个县和一家企业共同讲述一头猪的新故事。
  
  这个县是内乡县,位于豫西南,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也是这家企业——牧原集团的发源地。目前,投资百亿的“牧原系”项目将构成一个庞大的生猪产业航母群,将使内乡县成为全国第一生猪养殖屠宰大县。
  
  牧原集团是目前集约化规模全国第一,全国农牧行业第一的现代集团企业。生猪产业已布局到全国23省(区)85市172县,2020年前6个月出栏生猪678万头,疫情期间出栏贡献全国第一;牧原集团在全国新开工400多个项目,新增生猪产能1500万头;2020年预计出栏生猪1750-2000万头,支撑生猪稳产保供。
  
  一头猪的价值有多大?
  

  “俺现在一年能收入4万多元。”
  
  记者走进余关镇黄楝村,刚从牧原十七分场下班的贫困户王廷会,正在自家果园里忙活。
  
  “感谢党啊,这日子越过越美气,俺现在是住新房,有工作,还领上了‘三金’。”王廷会感激不已。
  
  今年57岁的王廷会,身体有病干不了重活,妻子智障长年用药,女儿上小学,原先日子过得很艰难。自从加入聚爱合作社后,他每季度都能领到800元分红。
  
  而最让王廷会想不到的是,通过合作社就近安排在牧原第17分场公益岗位就业,每月可领2000元工资。
  
  有了本钱的王廷会,还发展了黑李等林果业,“俺要加油干,致富奔小康呢!”仅林果一项能增收1万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获得的租金,他家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
  
  2016年,内乡结合生猪养殖产业,政府与牧原集团合作实施了“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即“政府+龙头企业+金融部门+合作社+贫困户”。
  
  以牧原养猪为平台的产业扶贫对全县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使每年每户稳定增收3200元,连续受益10年,有劳动力的还能到养猪产业链上就业,获得每人每年2万元到5万元的工资收入。
  
  这头猪带来的“5+”扶贫模式让1.6万余户贫困户3年多来累计增收2亿多元。而在全国,则复制推广了13省、53县,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4万余户、37万余人,实现增收6亿元。
  
  以产业带就业,实施“万名贫困劳动力进牧原就业工程”。牧原集团在72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完成扶贫产业投资323亿元,建成了大批现代化生猪养殖扶贫基地,带动贫困县用工4万余人,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
  
  “5+”扶贫模式也推动内乡县实现脱贫攻坚与县域经济齐头并进、高质量发展。2019年5月19日,内乡县成为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并脱贫摘帽。连年来,内乡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名列南阳市、河南省前列,迈进争当区域发展领跑者的新阶段。
  
  “5+”扶贫模式还引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内乡设立我国首个县域世界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项目,用国际话语体系向世界开讲中国扶贫故事。
 
  
  一头猪的科技含量有多高?
  
  在占地2700亩,总投资达50亿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工地上,机械轰鸣,塔吊林立,数千名工人忙碌作业。
  
  “在内乡,猪吃的是营养餐、睡的是‘空调房’,连排出的粪尿也实现资源化利用……而现在,猪将住上恒温的新楼房、享受清新空气,还能防止非洲猪瘟的传染,生长环境更高端了!”。南阳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内乡县委书记李长江介绍说,该综合体涵盖21栋楼房式猪舍,全部建成空气全过滤的集防病、防臭、防非洲猪瘟的“三防智能猪舍”,将带动内乡成为中国猪业的“航空母舰”。
  
  2700亩的土地上,将建成年加工饲料72万吨、年出栏210万头、年屠宰生猪和肉食品加工210万头的综合体,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进来的是粮食,出场的是肉制品。”内乡县长杨曙光介绍该项目的科技含量。一端是原粮进来,另一端是猪肉生产流水线,把整个养猪产业化、系统化和工业化,彻底打破传统的养猪方式,挑战了养殖密度、物流成本、产出效率三个极限,标志着牧原生猪养殖技术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变革生猪单层养殖为多层养殖,节省了大量土地资源,使单位土地面积承载生猪养殖量增长4倍。”内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支持牧原发展指挥部副指挥长刘九利说,5G全覆盖真正使养猪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喂料、猪群监测、粪污清理等全部由机器人完成,最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将全部应用到最传统的养猪业,一举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养猪思维。
  
  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缘何这样受关注?
  
  “它代表了牧原集团的最新研发水平,不仅是技术的创新和融合,更是生产模式的革命,对缔造生猪产业‘航母群’,进军行业冠军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式的意义。”牧原集团副董事长、常务副总曹治年这样解读。
  
  牧原还培养出了一批国家级养猪专家技术团队,在饲料配方、猪舍设计、环保设施等方面先后获得获得国家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547项,外观专利3项等。同时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任务3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11项、科技进步奖2项,南阳市科技进步奖4项。强大的技术研发体系使牧原的生猪饲养技术一直在国际上领先,形成中国唯一的生产研发——饲料加工——生猪饲养——屠宰加工最完善的封闭产业链。
  
  一头猪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文章?
  
  28年前,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及夫人主动放弃“铁饭碗”,回到家乡内乡县马山口镇,从22头猪养起,缔造了现今的“养猪帝国”。
  
  从牧原一场、牧原二场到现在的牧原三十场,仅生猪养殖这一板块,内乡目前在全国成长为养猪“第一县”。
  
  “为推进生猪产业生态圈的完善和发展,内乡县着力做好三篇文章。”内乡县县长杨曙光说,一是打通现代猪产业全链条各环节,从饲料加工、生猪育种扩繁、养殖到生猪屠宰、肉食品加工以及配套的物流、冷链、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二是发展养猪上游的农牧装备产业集群;三是发展养猪下游的肉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现在,“每天需要一个专列运粮食”的占地3000余亩的牧原智慧物流园正在加紧施工,将以公铁联运方式做大物流总量,降低物流成本。
  
  针对“牧原装备”“遍地开花”的采购渠道,内乡迅速切题,牧原农牧装备产业园快速建成达产。内乡“无中生有”地已形成了新的百亿级产业集群。这个新的产业集群,不但做大了内乡的工业和税收总量,而且还将直接上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做大内乡的金融总量。
  
  7月3日,内乡县现代猪产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采取“发展猪产业链→建设商务信用链→形成价值链”模式,为各关联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助力推动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目前,1800多家牧原集团供应链企业在内乡注册落户。优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和政务服务,将进一步降低供应链企业成本,抵御了市场风险,强化内乡生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形成稳健完整的生猪产业生态圈。
  
  近年来,牧原集团都坚持在内乡县委、县政府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内延链补链,以大情怀擎起大担当。
  
  当下,在南阳市力推的牧原集团“百场千万”工程建设中,内乡力拔头筹,“八区(归属一产的生猪新型养殖园区、中以农业园区,归属二产的农牧装备产业园区、牧原食品产业园区,归属三产的智慧物流园区、金融街、职教园区和牧原若干生活区)联动”。这些项目总占地超万亩,总投资超百亿元,蓄积了内乡冲刺区域发展领跑者的新动能。
  
  高水平的“牧原系”企业集群落地开花,彻底改变了内乡的经济发展格局,内乡也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养猪产业县,也将成为养猪产业的参观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会展中心,“全球养猪看中国,中国养猪看内乡”的愿景正款款走来。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企业 故事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