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印遇龙、秦英林、刘永好、刘汉元等代表在两会上都提了什么?

来源:猪OK 2023-03-13 14:44:52| 查看:

让中国人养好猪、好养猪、吃好肉

 

印遇龙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

 

印遇龙表示,猪肉是“菜篮子”里最重要的商品。我国的猪肉生产与消费规模,长期稳居世界第一位。然而现阶段,我国种源创新不足、自给率低,种业科技最新技术受制于人。破解种“芯”问题,大幅提升国内本土猪保种与育种能力,改变依赖国外原种猪进口现状,迫在眉睫。

 

印遇龙认为,重离子辐射+突变体高通量筛选技术(M1TDS技术)是打破技术垄断壁垒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畜禽育种工作中可以尝试。建议国家支持在湖南建设生物育种专用重离子加速器重大装置,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形成政策合力,组建工作专班,为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提供关键条件支撑。

 

此外,印遇龙还建议:

 

·充分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和智能化装备科技,为猪群提供一个舒适的健康生长条件;

 

·利用基因科技,优化可编辑基因,为行业提供优质耐病毒种苗;

 

·利用生物技术,挖掘多样性饲料原料,优化饲料营养配方,促进猪群肠道健康;

 

·国家有关部门设立“养殖废弃物减控提质与增效利用研究”国家重大研发专项,组织全国力量协同攻关;

 

·实施“国家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行动计划,推进生猪智慧化集团养殖、生态化规模养殖和家庭农场健康化养殖的协同高质量发展。

 

预制菜产业化绝对不是厨房的放大

 

孙宝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

 

孙宝国表示,预制菜的产业化绝对不是厨房的放大,也不是简单的清洗、调理,而是食品与烹饪等多学科的交叉。当前,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针对预制菜的标准、监管缺乏统一的管理原则;

 

其次,产业链建设短板仍然存在;

 

此外,冷链配送能力和覆盖范围也制约着产业发展,还不能满足产品对于时效性的要求。

 

因而,孙宝国建议:

 

·健全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产业监管制度;

 

·加大科技投入,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要加强顶层设计,打造产业集聚、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模式,增强整体竞争力。

 

技术元点发力,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秦英林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

 

秦英林表示,中国生猪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技术元点发力,实现业务底层突破,用技术创新大幅提升现有资源生产转化效率,提升肉蛋奶等的数量和质量。

 

因而,秦英林建议:

 

·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智能化养猪;

 

·坚持自主育种,突破种猪限制,助推种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猪病研究力度,加快推进疫病净化,打造高健康猪群,对标丹麦提升养猪生产成绩;

 

·加大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应用,向无豆日粮进发;

 

·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种养结合,建设高标准农田。

 

呵护民营企业是全社会共同的需要

 

刘汉元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刘汉元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当初鼓励万元户、十万元户,鼓励大家下海,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财富的氛围。让大家放开了手脚,解放了思想,使中国经济从很低的水平逐渐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过程中,对民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家的认可、鼓励,使企业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广泛释放,迸发出了巨大的力量。鼓励、允许、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是支持社会持续进步,支持老百姓的各种需求能够有效的满足。爱护民营企业就是真正的爱国,呵护民营企业不是他们的需要,而是全社会共同的需要。有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才有更多的好产品和好创新,未来才有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就业机会和税收来源。

 

加快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与食品安全

 

王连增

 

全国人大代表、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增:

 

王连增表示,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设施农业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设施农业标准,各地设施农业水平良莠不齐,相关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不足,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很少,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户整体素质不高。

 

他认为,我国设施农业经营仍以个体农户为主,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专业化组织的主体地位不明、作用相对较弱。

 

因而王连增建议:

 

·高标准规划设施农业发展,同时加强政策引导与产业扶持;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建设人才团队;

 

·研发推广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设施农业主体结构及配套设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和控制装备、农牧产品冷藏保鲜设备的推广应用等。

 

消除畜禽养殖污染已成当务之急

 

赵皖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赵皖平表示,当前,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科技水平整体落后于发达国家,难以支撑当前畜禽养殖业及关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种养结合、变废为宝、消除畜禽养殖污染已成当务之急。

 

因而,赵皖平建议:

 

·设立“养殖废弃物减控提质与增效利用研究”国家重大研发专项,组织全国力量协同攻关;

 

·基于我国区域差异性,创建特定区域治理模式示范区,集成示范并推广种养一体化、养殖废弃物减控提质与增效利用技术模式;

 

·建立和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行政监督及畜牧业、种植业、生态环境等各部门联动机制;

 

·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奖补;

 

·整合环境治理和农业生产等涉农资金,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基金等项目资金,推进中小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

 

中国生猪“种源”过度依赖进口,要加强本土地方猪种保护

 

林其鑫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琪金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

 

林其鑫表示,我国拥有世界最丰富的猪遗传资源,地方猪品种数量丰富多样,普遍具有抗逆性强、繁殖能力强、肉质好等特点,并且可大量利用粗饲料喂养的优良种质特性,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华系名猪,如重庆的荣昌猪、浙江的金华猪、江苏的太湖猪以及湖南的宁乡猪等,构成我国地方猪种的宝贵基因库。

 

因此,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亟待加强。林其鑫建议:

 

·统筹建立全国性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进一步统筹地方猪种资源保护、育种攻关和利用开发的相关工作;

 

·加大资金、人才、技术支持力度,鼓励地方猪实施全产业链发展;

 

·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同时整合生猪屠宰场,全力打造地方猪生态产业集群。

 

支持饲料节粮及优化原料进口配额,从原料端保障饲料用粮安全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刘永好表示,当前饲料节粮还存在一些障碍问题:

 

一是饲料粮转化链条上,还存在一系列技术“卡脖子”问题,比如育种基因编辑技术、饲料发酵合成生物学技术等;

 

二是饲料科技联合攻关及创新能力不足,比如替代玉米豆粕的新配方技术及推广、数字化技术研发及应用等。

 

此外,民营饲料企业的进口原料配额政策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他认为,饲料生产企业95%以上都是民营企业,数量有几千家。这些企业的饲料粮包括玉米、大豆、高粱等需要进口一部分。但我国拥有进口粮食配额的企业多数不是直接生产企业。当前,国际贸易形势错综复杂,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进口粮食的政策通道,将有助于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因而,刘永好建议:

 

·支持企业牵头开展饲料节粮科技创新联合行动;

 

·针对在育种卡脖子技术、饲料配方替代、养殖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等方面,有重大投入和节粮见成效的,加大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

 

·优化原料进口配额管理制度,从原料端保障饲料用粮安全;

 

·优化进口玉米、小麦配额管理制度,鼓励民营企业直接进口饲料用原料,增加进口玉米、小麦配额规模,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和运作效率;

 

·加大融资服务,国家相关金融机构提供原料贸易方面贷款优惠支持,降低企业资金流通压力。

 

加大对兽药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促进兽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卫元

 

全国政协委员、回盛生物董事长张卫元:

 

张卫元表示,近年来,我国兽药产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依然存在创新能力弱、产业集中度低、产品质量不理想等问题。特别是在创新方面,我国兽药产业起步晚,投入少,技术的积累及沉淀不足,研发力量较弱,影响兽药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他认为,科技创新是促进兽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从兽药大国迈向兽药强国的关键。

 

为此,张卫元建议:

 

·加大对兽药创新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

 

·适当延长新兽药监测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对改良型新兽药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保护政策;

 

·稳步放开委托生产,充分利用企业现有产能,避免重复投资。

 

发展高蛋白玉米,实现大豆进口替代

 

严建兵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严建兵:

 

严建兵表示,我国目前的饲料粮主要来源于玉米和大豆,其中玉米是最重要的能量饲料源,豆粕是蛋白饲料源。然而,当前普通玉米的蛋白含量只有7%~9%,因此需要在饲料中添加豆粕进行蛋白补充。

 

然而,我国大豆自给率低,大豆和豆粕严重依赖于进口。近两年大豆的进口量更是居高不下,同时,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使得我国大豆的结构性进口战略不确定性增强,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饲料加工业、养殖业健康发展。

 

对此,严建兵提出要发展高蛋白玉米,实现大豆进口替代,既从源头上提高能量转化与饲料转换率,减少对大豆和豆粕的进口依赖,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又可缓解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压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