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种猪 > 种猪资讯 > 种猪企业访谈 > 正文

勤奋、大胆、求索——记天兆猪业董事长余平

来源:种猪在线 2015-07-16 09:24:40| 查看:

副标题[/page]

  精心打造余式猪场
 

  有了良好的品种做支撑,余平不断拓展发展思路,2009年,余平在江苏连云港合资建成灌南核心猪场,2010年,海南核心猪场建成投产。在企业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余平渐渐意识到传统的饲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生产需求。饲养模式低下而引起的猪舍的功能性需求、养猪人需求及猪只的需求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余平根据自身建筑及管理教育背景,结合工程施工、工业制造、房地产、十余年养猪及猪场建设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猪场规划打造出了适应现代生产需求的猪场——余式猪场。
 

  实际上,早在2004年,余平便萌生了建设具有余式特色的专属猪场念头。于是,余平利用自身所学在保证猪合理的生长环境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来进行猪场建设。此外,余平还大胆求变,在原有猪场的基础上改实心地板为半漏缝地板,改干清粪为水泡粪,改灯暖为地暖,改人工喂料为自动喂料系统,改风扇、滴水降温为水帘降温,这些在现在已经普遍用于猪场建设的思路在当时却尚未普及。余平可以说是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开拓者。事实证明,这些改进思路不仅提高了猪的舒适度,降低了腹泻率、病死率,而且也减少了员工的工作量,员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猪的生长发育上,使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不断的摸索,目前余式猪场不仅通过高密度、集约化“余式”平面布置模式,将种猪繁殖生产、仔猪保育、育肥及其为之配套的生物安全控制、生产后勤服务、环保综合处理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猪场外勤、隔离、内勤、生产、环保五个区域相互关联而又相互独立,从而使建筑更加紧凑、土地更加节省、生物安全更容易控制、各生产流程更清晰、管理更简单,适合任何地理位置及地形的猪场建设规划布局。而且余式猪场已得到许多大型规模猪场认可和采用。
 

  截至目前,天兆猪业已拥有共计9项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使用新型专利。2013年,公司以“独栋中字型钟楼式”整体建设为主题和核心内容的猪场建设模式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4项专利;2014年,猪场建设的“余式布局”为现代大型猪场建设注入了新的理念,并再次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5项专利。
 

  细节之处抓管理
 

  为了实行高效的管理模式,余平从基层员工开始抓起,重视人才培养,积极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出台了工资、家属随同就业等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在天兆,员工薪酬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组成,基本工资按天计算,每多干一天,就多领一天工资,干多久与如何休假由员工自己决定;绩效工资与出栏猪数挂钩,比如公猪、妊娠、产房为一组,其绩效与交到保育舍的猪只质量和数量有关;保育舍的绩效与育肥舍猪的质量和数量有关;场长用母猪年出栏数考核,每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督促,确保了生产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余平主导严把生物安全关,并按照“1+X”模式进行生产管理,即一个繁殖场配套几个保育场和培育场;同时调节猪场生产节律为同期分娩,彻底做到“全进全出”,降低了生物安全隐患。在拥有优质种源和基因持续改良技术的基础上,余平带领公司核心团队创立了“生物安全、以猪为本、行为规范、数据准确”的“十六字经”。“十六字经”体现了天兆猪业的核心高效管理体系,保证了天兆猪业的种猪品质和生产效率处于领先水平,并推动着天兆猪业的持续发展。
 

  通过对当前我国实际养猪生产效率的分析,余平发现母猪年均出栏头数是影响效益的最关键因素。因此,余平着重在实际生产中做了一系列的统计分析。通过研究母猪窝活产仔数及年产胎次对其年提供活产仔数影响、产房育成率对母猪年断奶仔猪数的影响和保育、培育猪存活率对出栏数的影响发现实现“母猪年均出栏25头”是完全可能的。通过高效管理,目前公司已实现“母猪年均出栏25头”的成绩。携手并进,勇攀“猪”峰,共促中国生猪产业发展是余平一直以来的愿望。因此,余平愿意将自身对于养猪行业理解和经验与和同仁分享,帮助更多的养殖户实现“母猪年均出栏25头”。
 

  除了加强数据统计分析,余平还加强成本控制。此外,他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选派技术骨干赴加拿大现场观摩学习,参加全国专业技术培训班、国际研讨班以及各类交流会。此外,还把加拿大的专家学者请进来,举办养猪技术培训班。通过专家手把手教、面对面学,不断提高员工的养殖技术水平。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