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规模化猪场主要细菌病流行状况与防控技术

来源:中国养猪网 2011-06-26 11:18:24| 查看:

分页标题[/page]
  2.1贯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侵入猪场。

  2.1.1搞好“三管”:管理好饲养人员,管理好猪群、管理好饲养环境。

  2.1.2实行分群隔离饲养,落实“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防制疫病交叉传播。后备猪舍、配种妊娠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种公猪舍,隔离舍做到“全进全出”,每一批猪只全部出舍后,要及时清扫、冲洗、消毒,空舍三天后再进入下一批的猪只。

  2.1.3猪舍要保证“三度”、保持“两干”,坚持“一通”。

  “三度”即保证猪舍内的正常温度、湿度与饲养密度。猪只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2~26℃(仔猪出生后15天为30℃),相对温度为60%~70%。饲养密度要适中、不能过大。猪舍内常年保持清洁干净与干燥,这样的环境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每天坚持通风,让空气流动,减少污染空气对猪只的危害,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1.4坚持消毒制度

  猪舍周围环境要填平洼地,铲除杂草,清理杂物,杀灭各种吸血昆虫、灭鼠等,并用2%火碱溶液进行消毒。猪舍进出门前设消毒池及消毒间,供人员与物品进出消毒之用。猪舍每周消毒1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1次;饲养管理用具与物品每天要清洗干净,定期消毒;外环境每月消毒1次;尽可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对猪舍的污染。消毒药可选用卫康、消毒威、菌毒敌、消灭威、强力消毒灵、碘酸、百毒杀、过氧乙酸等

  2.1.5做好驱虫、灭鼠、杀虫工作

  驱虫:引进后备种猪20天左右驱虫1次;配种前14天驱虫1次;生产母猪产仔断奶后驱虫1次;种公猪每年春、秋各驱虫1次;仔猪与育肥猪转群时各驱虫1次。驱虫可选用: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0.3毫克,肌注;或用“通灭”或“全灭”,每33公斤体重1毫升,肌注。也可于1吨饲料中加2克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粉,连续饲喂1周,间隔10天后再喂1周。

  灭鼠:鼠类不仅能吃掉饲料,而且能传播炭疽、布病、结核病、李氏杆菌病、土拉杆菌病、猪丹毒、猪肺疫、伪狂犬病、口蹄疫、钩端及立克次体病等12种疫病。应每季度用灭鼠药灭鼠1次,注意防止引发猪只中毒,可选用立克命(拜耳),直接撒施,灭鼠彻底;杀鼠灵,取2.5%药物母粉1份,加植物油2份、面粉7份、加水适量制成一克的面丸投放。

  杀虫:吸血昆虫如蚊、蝇、蜱等可携带细菌100多种,病毒20多种,原虫30多种,可传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0几种。夏秋季节要特别注意杀虫,可于1吨饲料中添加诺蝇净,即1%预混剂500克,连续饲喂7天,或者用0.05%蚊蝇净喷洒猪舍和猪体,每周2次,以杀灭之;还可用0.05%蝇毒磷溶液、0.1%力高峰(拜耳)溶液或1:50的拜虫杀溶液喷洒,可杀灭各种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

  2.1.6猪场只养猪,不要养犬、猫、牛、羊等动物,防止相互传染各种疫病。犬与猫可传播猪流感与伪狂犬病等。

  2.1.7种猪的配种,母猪的分娩、转群、接产,仔猪出生后断尾、剪牙、去势、断奶、免疫接种等环节,要注意降低各种应急反应,保持猪只的自体稳定,可避免诱发猪只各种疫病的发生。

  2.2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饲料霉变严重者应废弃,轻度霉变者可用清水冲洗3次,再用0.1%漂白粉水浸泡3小时,然后再用清水冲洗3次,可除去毒素的60%—90%。烘干或晒干后,粉碎并拌入除酶剂或脱酶剂再喂猪。只能喂育肥猪,不准喂种猪和哺乳仔猪。除酶剂或脱酶剂要使用复合型的防霉剂,不仅其吸附毒素的能力强,而且对猪无毒副作用,安全效果好。如大连三仪集团研发的生物驱霉素(益生菌代谢产物、纳米级高纯度复合矿物质,特殊佐剂等),第四代脱霉技术,实现霉菌的“双向”清除,既可吸附毒素与排除毒素,还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力。保育猪与育肥猪,每吨料中加入400-500克;种猪,每吨料中加500-600克,可长期使用。还可使用霉毒脱-SP(每吨料中加入1~1.5公斤)、霉卫宝(每吨料中加1~1.5公斤),脱霉-100、克霉霸和古博士吸霉灵等。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