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猪支原体肺炎如何诊断及防制措施?

来源:中国兽用生物制品 2020-07-02 15:47:05| 查看:

  摘要:长期以来,猪支原体肺炎是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最常发生、流行最广最难净化的重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由于经常和PRRS、圆环病毒等其它病原混合感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仿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猪肺炎支原体;诊断;防治 

  猪支原体肺炎(MPS),也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俗称“猪气踹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咳嗽和气喘,病变特征是两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隔叶呈对称性肉样或虾肉样实变。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一般发病率在50%—80%。在国内部分省市猪场检查,阳性率在30%—50%。

  1.病原

  猪肺炎支原体为本病病原,猪肺炎支原体生长需求极为苛刻,分离相当困难,其在基本肉汤培养物中生长缓慢,经3~30天,培养物才产生轻微的混浊,并产酸使颜色发生变化。支原体的一个与潜在的致病性和控制有关的很重要的特征是其具有明显改变表面抗原的倾向。

  2.流行特点

  本病我国地方猪种明显较引入品种易感,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是经气雾或与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触传播的,其经母猪传给仔猪使本病在猪群中持久存在,其严重程度常因管理水平、季节、通风条件、猪的密度以及其它环境因素改变而有很大差异。最早可能发生于2~3周龄(地方品种有9日龄的)的仔猪,但一般传播缓慢,在6~10周龄感染较普遍,许多猪直到3~6月龄 时才出现明显症状。易感猪与带菌猪接触后,发病的潜伏期大的为十天或更长时间,并且所有自然发生的病例均为混合感染,包括支原体、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猪呼吸道复合征便是猪肺炎支原体与环境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协同作用的结果,这里的病原微生物可以有猪瘟,猪流感、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克雷伯氏杆菌、副嗜血杆菌、猪圆环病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其也可以和萎缩性鼻炎、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等互作,从而使猪只6~10周龄、12~15周龄、18~22周龄问题发生率明显上升。近两年,由于PCV引起的PMWS和间质性坏死性肺炎以及PRRS与MPS的互作使猪只免疫功能受损,易导致猪瘟免疫失败,链球菌、弓形体病等感染率升高,多种因素的互作已对当前的养猪业提出了严重挑战。

 

  3.发病机理

  3.1肺炎支原体感染

  感染初期,支原体聚集并粘连在支气管、细支气管以及气管上皮细胞上;在深处的细小微支气管和肺泡处,几乎找不到支原体。肺炎支原体首先附着在纤毛上皮细胞上,然后逐渐引起感染细胞发生病变、死亡,导致部分纤毛功能受损或脱落;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纤毛变短变少,纤毛正常的摆动功能显著的下降,以致无法排除肺泡分泌液、空气源性的微细粉尘和各种致病原,为继发性感染大开方便之门。

  3.2感染肺部组织病理变化

  猪感染肺炎支原体后,通常会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在腔体、气管周围以及肺泡中;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淋巴细胞的数量也在增加,它们分布在血管周围、支气管周边以及微支气管周边的组织上,并侵占气管的粘膜固有层。大约经过二十天后,在气管附近会出现套袖现象,白细胞聚集;同时也出现支气管附近淋巴组织增生,从而使肺泡之间的间隙增厚;这种增生的淋巴小结常常会压迫支气管,引起支气管扩张困难,每次呼吸时,有效的气体交换就减少,从而迫使猪增加呼吸频率,病情严重的猪就会出现喘气现象。即使当肺部病变缓解后,仍能看到失去功能的肺泡和大量增生的淋巴小结。对不是非常严重,但非常典型的肺部病变的组织学研究表明:喘气病的主要病变是肺部出现实变性病变,主要集中在肺尖叶和心叶,且病灶与非病变区有明显的界限,颜色通常为紫红到黄褐色。感染后10~12周,若无继发感染,肺部病变组织会逐渐自我康复,但仍会留下永久性的组织伤痕,也可看到明显的肺泡萎缩。继发其他细菌感染时,常引起肺和胸膜的纤维素性、化脓性病变,甚至出现明显的环死灶。

  4诊断

  4.1临床诊断

  猪支原体肺炎主要临床症状是猪感染后发生慢性干咳、生长受阻、发育迟缓、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以及扩散缓慢,易反复发作。但猪肺炎支原体易与其它病原体如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肺炎巴氏杆菌等混合感染,造成MPS临床症状复杂化,而且有些感染猪并不出现临床症状,因此,通过临床症状只能怀疑猪息有MPS。

  4.2病理学诊断

  进行病理剖检时,发现病变主要在肺脏、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其他组织器官没有特殊病变。特征病变为肺脏膨大,有不同程度的气肿和水肿,双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和部分病例的膈叶前下缘出现对称性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其中以心叶最明显,尖叶和中间叶次之。

  4.3病原检测

  4.3.1病原分离培养

  能从患病部位分离出肺炎支原体是确诊猪患有MPS的一种特异的方法。但Mhp是最难分离和鉴定的病原体之一,它生长缓慢且经常因猪鼻支原体过度生长而被掩盖,而且药物治疗后或康复的猪也很难再分离出Mhp。虽然通过改进分离用培养基和分离方法从病变部位分离出Mhp的分离率逐渐增高,但在多数情况下,分离培养诊断仍不可行。

  4.3.2血清学抗体检测技术

  目前用于MPS的血清学试验有放射免疫扩散测定、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凝集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其中以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更为理想。

  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IHA)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诊断猪支原体肺炎的常用方法之一。Lam等用猪红细胞代替绵羊红细胞,虽然其效价比用绵羊红细胞低,但在试验中不易发生溶血现象。由于血清中含有特异吸附因子易溶血,制备的红细胞存在个体差异不易标准化,其试验也不易操作,使得IHA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CFT)也是检测猪血清中Mhp抗体的有效试验之一,包括微管补体结合试验和微量修正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在实验接种猪和自然感染猪中,CFT阳性率与猪肺部病变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仍存在着很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Lloyd等认为,假阴性是由于循环抗原的影响,而假阳性是由于感染了其他支原体出现交叉反应或是因为没产生或发现病变。CFF不能确定4—9周龄猪的感染状况。CFT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如果综合运用临诊和病理显微检查,CFT仍是确定Mhp感染状况的有效手段之一。

  5.防制措施

  5.1加强饲养管理

  尽可能自繁自养,自育及全进全出;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加强通风减少尘埃,人工清除干粪降低舍内氨气浓度;断奶后10~15天内仔猪环境温度应为28~30℃,保育阶段温度应在20℃以上,最少不低于16℃。保育、产房还要注意减少温差,同时注意防止猪群过度拥挤,使用良好的地板隔离,对猪群进行定期驱虫;尽量减少迁移,降低混群应激;避免饲料突然更换,定期消毒,彻底消毒空舍等。

  5.2药物防制

  脉冲性使用抗生素可减缓疾病的临床症状和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常用的抗生素有四环素类、泰乐菌素、林肯霉素、氯甲砜霉素、泰妙灵、螺旋霉素、奎诺酮类(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但总的来说,使用抗生素不会阻止感染发生,且一旦停止用药,疾病很快就会复发。另外在生产实践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也会出现瓶颈现象,由于是防御性措施,通常使用的抗生素浓度较低,这易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以后再用类似药物效果就不好。发生喘气病后,再想彻底杀灭病原体,是十分困难的,对呼吸道感染而言尤为如此,因为抗生素很难渗入到肺部粘膜表面而发挥作用;同时抗生素治疗也无法修复已造成的病变损伤。如果停止治疗,病原又会逸出、种种症状又会重新出现。除此之外,使用抗生素疗法可能带来的弊病还包括肉质会发生改变(由于持续用药会有药物残留),而且人工费和成本费也随之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猪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Ⅱ,磺胺二甲氧嘧啶,红霉素,竹桃霉素和多粘菌素都有抗菌性。

  5.3综合防治措施

  有条件的猪场应尽可能实施多点隔离式生产(SEW)技术,也可考虑利用康复母猪基本不带菌,不排菌的原理,使用各种抗生 素治疗使病猪康复,然后将康复母猪单个隔离饲养、人工授精,使用药物培育健康群。

  使用药物和疫苗培育健康群。怀孕母猪分娩前14~20天以支原净、利高霉素或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氟甲砜霉素等投药7天。①仔猪1日龄口服0.5ml庆大霉素,5~7日龄、21日龄2次免疫喘气病灭活苗。②仔猪15日龄、25日龄注射恩诺沙星一次,有腹泻或PRDC严重的猪场断奶前后定期用药,可选用支原净、利高霉素、泰乐菌素、土霉素、氟甲砜霉复方。③保育猪、育肥猪、怀孕母猪脉冲用药,可选用1000kg/kg土霉素,110mg/kg克林霉素。另外根据猪群背景要求加强对HC、AR、PR、链球菌、弓形体的免疫与控制

  小结

  在搞好全进全出,加强管理与卫生消毒工作,提高生物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加对怀孕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隐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的药物控制,加强仔猪特别是初产母猪的仔猪的早期免疫,及时检疫,立即隔离发病猪,根据猪群具体情总采取定期用药,预防用药策略等措施是控制场内MPS危害的关键。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猪支原体肺炎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