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猪链球菌病的防控综述

来源:猪业科学 2021-01-18 11:20:09| 查看:

  
  导读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同时也是当今危害养猪业最重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其严重制约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的发展。文章主要对猪链球菌概况、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综述,以期为猪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呈卵圆形,通常以成双或短链形式存在,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目前链球菌属共有三十多个种,比较常见的有十余种,其中能引起猪链球菌病并在国内养猪场流行的主要有猪链球菌2型、7型、9型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等。临床上常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 virus2,PCV2)和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致使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上升。猪链球菌病严重制约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的发展。
  
  然而现阶段对于猪链球菌病的防控并不十分理想。猪链球菌血清型复杂,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近年来更有荚膜新型的猪链球菌被检出,导致该病的防控愈发艰难。文章就猪链球菌病的防控进行综述,为我国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1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分型及其症状与病理变化
  
  猪链球菌感染猪只可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通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可分为败血型、关节炎型和脑膜脑炎型。
  
  1.1  败血型
  
  猪链球菌病大部分呈败血型经过,且呈爆发性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3~4周龄仔猪急性死亡,死亡率可高达80%。病猪体温可升高至42℃,呼吸困难,咳嗽,鼻镜干燥,口鼻流浆液性分泌物。颈部、腹部、四肢皮肤发绀并有出血点,体表形成脓肿。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变化和全身浆膜炎变化,肺水肿,心包积液,心外膜与心包膜粘连,心外膜有斑点状出血,胸腔和腹腔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胸水和腹水增多。
  
  1.2  关节炎型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病猪主要为败血型耐过病猪,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关节肿胀,肿胀部位先变硬,后在局部发生小点状破溃,流出血性、脓性渗出物,切开关节腔可见深入关节腔的瘘管。关节炎型病猪因行动不便,无法站立而出现采食障碍,最终会导致体质虚弱而死亡。
  
  1.3  脑膜脑炎型
  
  脑膜脑炎型猪链球菌病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仔猪病初出现体温升高、湿热性病症,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如四肢不协调、划水状、角弓反张、抽搐或突然倒地、口吐白沫等。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脑膜充血、出血。
  
  2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
  
  猪链球菌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高的特性,及早诊断并治疗可有效减少经济损失。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对该病做出初步诊断,但是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多样,需通过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进行确诊。但是上述确诊方法耗时长,而商品化的ELISA检测试剂盒则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等特点。但是猪群携带的非致病性菌株通常会影响ELISA法诊断结果,可采用更准确的检测方法进行病原分型以确诊,比如PCR法、多酶电泳法、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法等。
  
  3  猪链球菌病的治疗
  
  对猪链球菌病的治疗要做到:时刻监察猪群健康状况,“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国内大多数养殖场均简单地使用抗生素治疗猪链球菌病,而抗生素的长期滥用极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易新健等对猪链球菌病病猪分离出的链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试验对象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耐药情况复杂,特别是对四环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和林可霉素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磺胺类药物则达到73.58%,其均介于耐药与敏感之间,敏感药物非常少。因而条件许可的养殖场宜对本场流行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保证首次用药剂量的充足,不同的敏感药物之间需要交替使用,以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中国养猪网
 
  4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
  
  虽然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猪链球菌病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猪链球菌为条件性致病菌,也是猪体的常驻菌,它不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且常在健康猪只上呼吸道、扁桃体等部位被检出。当猪体免疫力下降或遭受应激等外界因素的特殊刺激,猪链球菌病发病率将大大提高。因而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始终坚持“防大于治”的原则。
  
  4.1  疫苗接种
  
  目前市面上的商品化猪链球菌疫苗种类繁多,均是各种不同菌株的弱毒疫苗以及灭活疫苗,其中包括ST171株、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链球菌2型、LT株、MD0322株、2型HA9801株、猪链球菌7型等。猪链球菌常呈地方性流行,各地流行的优势菌株各不相同,且不同血清型猪链球菌菌株之间缺乏交叉保护性。王长珍等通过对黑龙江、河南、广东和宁夏4个省份的猪链球菌流行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不同地区血清型交叉密度较低,且同一地区猪链球菌存在克隆传播现象。而且,近年来不断有新型猪链球菌荚膜被检出。王宇婷等在黑龙江省的病死猪中分离出未分型的血清型占75.6%。一般来说,猪链球菌流行地区中猪链球菌2型致病力最高,危害最大,检出率最高,是发病猪群中的优势菌株。养殖场在进行免疫接种前应该分离鉴定本场流行的猪链球菌的血清型,以接种对应的疫苗,并配合预防药物,将显著提高猪群抗病能力,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4.2  猪群管理
  
  做好猪群管理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控十分重要。首先,要了解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阻断病菌传播。病猪及带菌猪为本病自然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对于发病猪只,严格遵守检疫隔离机制,及时隔离并做好消毒工作。猪链球菌病传播方式主要是水平传播,传播途径大多是经呼吸道和受损皮肤黏膜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菌可普遍存在于猪呼吸道和扁桃体中,而常常不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也可同时存在多个血清型的混合感染,同一血清型的不同分离株还可分为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猪场宜根据这些特点进行严密监测,及时阻断该菌的传播。另外,猪场应避免从其他养猪场引进架子猪,坚持践行“自繁自养”原则。同时,转移各阶段猪只时要做到“全进全出”,避免相互传染。
  
  其次,要减少猪群应激,避免猪只衰弱致病。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群受到应激有关,故要做好猪群保温工作,避免大幅度降温和闷热,降低猪群饲养密度,从而减少温度应激,避免猪只衰弱致病。
  
  最后,要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重视中医防控手段。猪场的环境卫生条件决定了猪群细菌携带率的高低和携带量的多少,决定了猪群发病率的高低。猪链球菌对外界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强,可在自然环境下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因此,要做好猪舍及周围环境的卫生工作,及时清理排泄物,防止排泄物堆积而滋生蚊虫和细菌,避免排泄物产生氨气刺激猪只。同时,保持猪舍通风、干燥整洁,定期灭鼠灭虫,避免细菌通过它们作为媒介进行传播。制定并遵守严格的消毒制度,对猪舍定期进行全面的消毒,对接产、小猪断齿与断尾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加强猪群饲养管理,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中草药,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中国养猪网
 
  5  小结
  

  猪链球菌病为人畜共患病,分布广,危害大。而猪链球菌又是条件性致病菌,也是猪体的常驻菌,它不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且常在健康猪只上呼吸道、扁桃体等部位被检出。当猪体免疫力下降或遭受应激等外界因素的特殊刺激,猪链球菌病发病率将大大提高。因而该病主要以预防主,始终坚持“防大于治”的原则。猪场应密切监察猪只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型分型,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并配合预防药物,提高猪群抗病能力。并深入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阻断病菌传播。另外,要减少应激,避免猪只衰弱致病,并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重视中医防控手段,以更好地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而由于猪链球菌的血清型呈现高度复杂性,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新型荚膜又不断惊现,而疫苗保护率也不够理想,故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多个养猪国家的猪链球菌病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对于猪链球菌的防控和其疫苗研发仍需不断努力。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猪病 治疗 方法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