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来源:猪业科学 2021-12-28 15:06:39| 查看:

  导读
  
  猪伪狂犬病(PR)是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感染牛、羊、犬等多种动物,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年龄段猪只感染后表现症状有所差异。该病目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在2011年我国猪场变异毒株的出现,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检测手段和防控措施对PR进行阐述,旨在为PRV的防控提供参考。
  
  PRV也被称为猪疱疹病毒(SuHV-1)或Aujeszky病病毒(ADV),是一种包膜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Sun等人,2016)。自1902年匈牙利首次发现伪狂犬病病毒以来,该病毒一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给世界养猪业带来了致命的损失。PRV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反刍动物、食肉动物和啮齿动物等。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也可能是PRV另一个潜在宿主。尽管PRV具有广泛的宿主,但猪(包括野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文章主要阐述PRV感染猪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检测手段和防控措施,旨在为生猪养殖中PRV的防控提供参考。
  
  1  临床症状
  
  不同年龄段猪只感染PRV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感染剂量、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种类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病毒潜伏期的长短。通常潜伏期在1~8d,也有可能持续3周。被感染仔猪出生后一周可能会自发死亡,而不会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在年龄稍大的感染猪群,会出现发烧、厌食、嗜睡和抑郁等非特定的临床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神经症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就地转圈、瘫痪、肌肉震颤、抽搐、眼球震颤等。病猪通常也会出现呕吐、便秘和腹泻等症状。瘙痒症状可能会导致病猪不断摩擦,皮肤受损。年龄较大的感染猪只,通常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包括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时的妊娠阶段。早期感染的妊娠第一个月会出现胎儿吸收、流产木乃伊胎或死胎。耐过或是治愈后的猪只往往成为重要的感染源。
  
  2  病理变化
  
  大体病变主要出现在幼猪身上。在扁桃体、喉、气管、食道、肝、脾、肾、肾上腺和肠等各种器官中会出现凝固性或溶解性坏死灶。全身会出现瘀点,但主要集中在淋巴结、肺、肾和脑。脑和淋巴结充血并伴有肺水肿。
  
  PRV是一种泛热带病毒,显微病变明显。上皮样病变主要出现在年轻猪或流产的仔猪。多灶性坏死发生于肝、脾、扁桃体、淋巴结、鼻、肺、肾上腺、胎盘、睾丸、胃和肠,常伴有数量不等的嗜中性核内包涵体。肺部病变主要表现为水肿、间质性肺炎,伴有上皮、内皮和结缔组织坏死。自然死亡后猪动脉、静脉和淋巴管会出现坏死性炎症并伴有血栓形成。嗜神经性改变常见于脑、脊髓以及植物性神经节,表现为非化脓性炎症,主要以淋巴组织细胞性炎症为主。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神经元变性和坏死,噬神经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和增多为主要特点。血管周围主要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组成的血管套。仔猪中,脑炎通常发生在脑干、小脑、丘脑和大脑。病变主要位于脑灰质,但也可能累及脑白质。三叉神经节、脊神经节、肌膜神经节、黏膜下神经节和肠系膜神经节炎症也很常见。
  
  随着组织病理变化的发展,PRV抗原的检测主要与多种组织中变性或坏死的细胞有关。这些组织包括扁桃体隐窝上皮和淋巴结的网状内皮细胞。感染进一步发展,抗原可被在肝脏和肾上腺髓质中检测到。在肺中,PRV抗原存在于坏死的间质和支气管周围病灶中。大脑皮层中退化的神经元和胶质卫星细胞病毒抗原往往呈阳性。病毒抗原也可在肠系膜和黏膜下神经丛、肠系膜、脊髓和三叉神经节、脊髓、脑干、丘脑、小脑和嗅球中检测到。PRV抗原可在胃、小肠和大肠中发现,但在黏膜很难检测到。鼻腔或鼻咽黏膜中抗原的检出率较低。
  
  3  实验室诊断与检测
  
  实验室检测与诊断采用实验动物接种、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在进行动物接种时,取病变的脑、淋巴和脾等制备成组织匀浆,加入青链霉素后注入到家兔体内或小鼠体内,观察是否出现神经样临床症状。近年来,开发了多种用于检测PRV血清抗体和抗原的诊断的方法。基于PRVgE蛋白开发的ELISA检测方法,可以区分疫苗株和野毒株感染。进一步提高PR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越来越多的针对PRV基因特定序列(如gE、gC、gD、gB和gG)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建立,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纳米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等技术。除了上述方法外,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对病原体直接进行检测。
  
  4  防控措施
  
  作为危害猪群健康的重要病原之一,PRV已经在我国流行了近70年,疫苗接种仍然是预防PRV传播的有效措施。Bartha-K61弱毒疫苗的广泛接种有效抑制了病毒传播。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创新,基于经典或变异PRV毒株而改造的一系列新型基因修饰疫苗相继问世。已经证实,gE、gI和TK基因与PRV毒力相关,但不影响病毒的免疫原性,是研究人员研制抗PRV基因工程疫苗的理想靶点。近年来,我国已研制出多种PRV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病毒载体活疫苗。这些疫苗大多能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和gB抗体,对PRV感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加速我国PR根除计划的实施。由于不同物种对PRV感染的易感性和免疫应答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研发更安全、更高效的能够防止其他物种感染PRV的疫苗。此外,抗病毒药物、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抑制剂等,也是治疗PRV感染的有效方法。
  
  5  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有效的疫苗已广泛应用于猪群,但PRV在我国猪群中仍普遍存在。根除猪群中PR,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接种政策的实施以及生物安全措施的具体落实。只有科学合理接种疫苗,做好猪群保护,才能从根本上根除PRV。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猪病 检查 步骤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