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要想控制甚至净化猪伪狂犬病,这二者缺一不可!

来源:中国养猪网 2022-01-12 16:29:50| 查看:

  猪伪狂犬病(PR)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引起的一种B类传染病(OIE认定),该病毒可以感染除短尾猿以外的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猪的感染症状和猪伪狂犬病毒毒株本身的毒力、感染量、感染途径以及猪龄、免疫状况等有关。猪伪狂犬病的防制主要依靠接种基因缺失疫苗,欧盟许多国家通过使用 gE基因缺失疫苗和与之相配套的鉴别诊断方法控制和根除了猪伪狂犬病。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从匈牙利引进了PRV Bartha-K61株,该病毒株是公认的优良疫苗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内规模化猪场普遍使用该毒株疫苗,使猪伪狂犬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本文将简单讲述几例典型的、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病临床案例及相关防控措施,以飨读者。
  
  一、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病临床案例
  
  2012年以来笔者接触了不少暴发猪伪狂犬病的猪场,甚至以前一直是猪伪狂犬野毒抗体(PRV-gE抗体)阴性的猪场,猪群突然出现野毒抗体转阳,并出现典型的临床问题,发病场使用的猪伪狂犬疫苗几乎涵盖了国内外所有的猪伪狂犬疫苗。
  
  猪伪狂犬野毒抗体阴性转阳场发病案例
  
  浙江衢州某猪场:存栏基础母猪560头。猪伪狂犬野毒抗体一直呈阴性,2013年2月肥猪群突然出现体温升高(41℃)、不吃料、鼻腔有浓鼻涕的现象,发病态势是从一栋传向另一栋,每栋肥猪的病程有10~15天,然后恢复,饲料中及时添加氟苯尼考和强力霉素控制继发感染,但肥猪群仍然有4%的死亡率,另在此期间场内有2条狗急性发病死亡。
  
  育肥猪发病10天后,妊娠母猪和5日龄内的仔猪开始发病。妊娠母猪表现为采食量下降,10%的妊娠后期母猪流产,胎衣轻微腐烂,但流产后母猪很快恢复采食,同时产房正常分娩的母猪死胎率升至25%。
  
  5日龄内的仔猪发病时,表现为发抖,倒地划水,抽搐,口角有白沫,发病到死亡时间不超过半天,该场5日龄内仔猪窝发病率约为20%,一旦发病整窝死亡。

  


  5年来该场猪伪狂犬病的免疫程序是:母猪群3次/年普免,仔猪3日龄内滴鼻免疫,生长猪 8周龄免疫一次。发病前一个月检测猪伪狂犬野毒抗体为阴性。发病时,采25份流产母猪的血清样本送检,结果显示猪伪狂犬野毒抗体全部转阳,但是从流产母猪的血样中没有检测到PRV gE抗原,说明病毒血症期很短。同时送检了产房5日龄内有神经症状的仔猪脑组织,抗原检测阳性。说明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病毒株能够导致阴性猪群快速转阳,而且使免疫群出现明显的临床问题。
  
  猪伪狂犬野毒阳性猪场发病案例
  
  浙江嘉兴某猪场:存栏基础母猪800头,发病前检测母猪群有野毒感染,但14周龄以上肥猪群一直是野毒阴性。2013年年初,肥猪群出现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采食量减少、咳嗽,继发胸膜肺炎、巴氏杆菌病等,死亡率为5%;怀孕母猪和产房仔猪未见发病。然后检测14周龄及以上肥猪的猪伪狂犬野毒抗体,发现全部转阳。
  
  猪伪狂犬病暴发过后,病毒一直在中大猪阶段循环感染案例
  
  浙江金华某猪场:存栏基础母猪600头,2013年初暴发猪伪狂犬病,猪场采取以下措施:母猪用某进口疫苗4次/年普免,产房仔猪3日龄内滴鼻免疫某国产疫苗,35日龄和70日龄分别肌注某国产疫苗免疫。但是直到2014年6月份该场每批140日龄左右的大猪仍发病,表现为发热、采食量明显下降、咳嗽、呼吸困难,虽然饲料中添加各种药物,但效果不明显,每批死亡率在3%左右,而死亡的往往是体况较好的猪。后采血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时期正是野毒感染期。
  
  浙江绍兴某猪场:存栏基础母猪300头,使用某国产疫苗,母猪4次/年普免,生长猪35日龄免疫一次。该场在保育后期就出现发病,表现发热,食欲明显降低,类似猪流感症状,死亡率可达10%,而且野毒感染时间越早,死亡率越高。

  


  二、防控措施
  
  要控制好肥猪群的野毒阳性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降低感染后的排毒量(洪水),免疫后能降低排毒量100~1000倍;第二,提高猪群的感染阈值(堤坝),免疫后感染剂量提高1000倍;并且第一点比第二点更重要,加强免疫能很好地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针对猪伪狂犬野毒阳性率比较高的猪场,我们推荐采用疫苗加强免疫和管理相结合的方案来快速降低育肥猪的阳性率。
  
  新流行毒株能够突破原来经典毒株不能突破的感染阈值(堤坝),由于很多猪场生长猪只免疫一次,而且生长猪饲喂时间较长(甚至达到7个月),因而到育肥猪时由疫苗免疫产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已经降到很低,所以在一个猪场内较大肥猪的感染阈值(堤坝)相对最低,原有的猪伪狂犬经典野毒不能冲破,甚至几年内一直保持野毒抗体阴性,但是新流行的猪伪狂犬毒株能够冲破该感染阈值(堤坝),因此肥猪群会最先感染新毒株,然后大量复制、排毒,排毒量大到一定程度(洪水),又冲破了怀孕母猪的感染阈值(堤坝),导致怀孕后期母猪流产,正常分娩母猪产死胎比率升高和5日龄内仔猪出现神经症状、死亡。
  
  所以目前首先能够做到的是通过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尽量减少引入猪伪狂犬新毒株的机会(定期灭鼠等),同时对猪群进行高强度的免疫,提高整个猪群的感染阈值(堤坝),整个猪场的感染阈值往往是由最低的那个决定的,所以要对生长猪至少进行2次免疫,生长猪饲养时间较长的建议3次免疫,以提高感染阈值(堤坝),以防止猪场暴发由新毒株导致的猪伪狂犬病。
  
  同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一直以来大部分猪场不进行该病的净化,只是通过管理和免疫去防控,是否会在免疫压力下,促进了猪伪狂犬野毒的变异和返强,所以要想真正的防控该病,还是要净化它!
  
  免疫程序
  
  第一步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规模猪场养猪场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猪在春、秋两季实施集中免疫,对新补栏的猪要及时补免。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1、规模养猪场种猪的免疫程序:仔猪:28~35日龄时进行初免,免疫剂量分别是成年猪的一半。初免1个月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
  
  2、散养猪的免疫:春、秋两季对所有易感畜进行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规模养猪场种猪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第二步 正确使用疫苗
  
  1、必须使用由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逐级供应的经国家批准生产或已注册的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2、使用前要仔细检查疫苗瓶口和胶盖封闭是否完好,疫苗是否过期。
  
  3、按说明书要求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使用。
  
  4、使用前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检查,确定被防疫猪必须是健康无病的,否则易引起死亡。
  
  5、免疫器具要进行严格消毒,以免污染疫苗或造成继发感染。通常一猪使用一个针头。
  
  6、疫苗应按规定的储藏条件保存,已稀释的疫苗应在4小时内用完,剩余的疫苗应煮沸或倒入火中烧掉,切忌在猪舍内乱扔乱放。
  
  7、使用疫苗最好在早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高热。用后要注意观察猪群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8、做好疫苗的登记,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包装规格及注射剂量等项都要记录清楚。
  
  第三步 及时处理免疫反应
  
  注射疫苗后,可能出现疫苗反应。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速发型,临床常见的速发型是指反应的速度在十几分钟到2小时之内的表现,不分猪的大小、年龄,最快的有十几分钟就反应发作,可见到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眼结膜充血,叫声嘶哑,四肢、腋下皮肤发紫,腹部有荨麻疹样疙瘩出现,四肢抽搐, 1小时左右死亡;第二种是迟发型,一般在注射后4~6小时不爱吃食,不爱活动,身上有疙瘩,见墙就擦,有的持续一两天会自然好转,严重的吃食减少,精神差,可持续4~7天才能恢复,个别的死亡。针对注苗后出现的免疫反应,应采取以下的处理方法:
  
  1、注射后要观察,至少30分钟后没有反应时再离开。
  
  2、发现反应,初期要及时注射地塞米松,按10公斤体重注射1毫克的剂量计算,根据猪的体重大小计算注射量,每日一次,连续注射2天。
  
  3、可选用0.1%盐酸肾上腺素、副肾上腺素,大猪每头注射5~10毫克,小猪注射1~2毫克。
  
  4、在注射药物的同时要大量供应葡萄糖、速补20、电解多维饮水,促进解毒和排泄。
  
  5、饲料中添加5%的维生素C粉,活化细胞,提高免疫力。
  
  第四步 按时做好免疫抗体监测
  
  猪免疫21天后,进行免疫效果监测。
  
  1、检测方法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液相阻断ELISA试验
  
  2、免疫效果判定
  
  猪的O型抗体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的抗体效价≥25判为合格,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效价≥26判为合格,存栏猪免疫抗体合格率必须≥70%判定合格。
  
  经免疫监测,免疫抗体合格率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尽快实施一次加强免疫。(资料来源:养猪网)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猪病 检查 步骤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