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猪病诊疗工作中的几个误区,你知道几个?

来源:互联网 2024-05-09 15:48:25| 查看:

  猪病诊疗中的误区多表现在诊断错误、延误诊断、漏误诊断、病性判断错误、病因判断错误、治疗方案错误、药物的选择和应用方法错误、药物配伍错误、治疗方法错误;诊疗错误的结果包括病猪的死亡、病猪的淘汰、病情恶化、误诊导致误治、治标不治本、缺乏辅助治疗和良好护理、药物的副作用、延误治疗时机、形成医疗纠纷、兽医自身形象受损。



  1、猪病诊疗易出现的误区

  1.1诊断误区

  1.1.1对疫病流行认识的误区

  传统传染性疾病流行情况不明、一些新病或局部区域新病与旧病交错发生规律不清。临床实践发现传统传染病对蓝耳病的致病作用有着明显的加强效应。新发传染病如圆环病毒感染的流行率增高增大了传统传染病的危害,如猪伪狂犬病、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多重免疫抑制因素导致预防免疫不确切或失败。目前已经证实,在有PCV-2感染的情况下,猪瘟疫苗的功效可能被抑制,PRRSV的临床症状可能就会加重,其他的继发感染现象增多,如PRV、TGEV、PEDV等感染,这是由于PCV-2的去淋巴细胞化作用造成了机体的免疫抑制。合并感染现象突出,病原体的多重感染往往是造成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继发感染普遍发生,腹泻性疾病日益突出,呼吸道疾病问题日久不衰,繁殖障碍疫病仍然是主题。细菌感染是表面现象,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而阻碍了继发感染的控制,制约着对疫病的准确判断,影响临床处置措施的合理性。区域性疫病流行病学的认识不足给疾病防控和诊疗效应上增加了盲点。

  1.1.2某一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病机理认识的误区

  由于对猪的生理特征与生活习性认识不足,正常与非正常界定模糊导致病因不明,疾病机理不清,又缺失必要的诊疗设备和手段,以及缺乏对疫病监测重要性的认识,看不懂实验室检测数据和标准,引起诊断失误。病因的复杂化、病原体的多重感染造成疫病的复杂化和非典型化,猪群中存在一些常驻病原菌、条件性病原菌或处于隐性感染阶段,经常促使猪群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一旦条件成熟,如应激、不合理的动物保健方案或不合理的防疫方案等因素导致机体体质下降时将会发病。再继发感染其他传染病性疾病,继发感染现象普遍。猪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轻视病史病因的细致询问、临诊中忽视一些细菌、病毒毒素和代谢产物等猪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会导致病性和病因诊断失误、药物选择和应用失误、药物配伍和治疗方法的失误。

  1.1.3普通病与传染病界定的误区

  临诊中常常出现将群发性普通病疑为某一种传染病,缺乏全面观察、检查和分析,疏于发病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忽视病因、病史、症状、体征、主诉,导致临床处置的盲目性。普通营养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继发细菌病就以点带面视为某一细菌性传染病:如断奶仔猪的营养消化不良被疑为细菌性肠炎或病毒性腹泻。要正确区分普通病和传染病,不能单一的从某一点进行区分,还需要从多病因复合致病综合分析加以区分:如料箱陈料引起育肥猪的亚硝酸盐中毒,由于饲喂管理方式的滞后,料筒或采食器内的饲料淤积,时间长久,在一定条件下经硝化菌的作用而还原为高毒的亚硝酸盐,猪只摄入污染的饲料会导致猪群中的部分猪只在短的时间内发病,全身皮肤发绀,呼吸急促、行走困难、全身震颤等类似猪瘟等温热性疾病临床表现,而误认为是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发生。

  临诊中常常出现将散发病毒性疾病倾向认为是普通病的现象。某些猪病的个例由于防疫的不确切性、疫病的隐性感染、潜伏期较长、疫病传播表现模糊,而在某一个区域、某一个季节或猪的某一个日龄段发生疾病认识上的失误而诊断为“普通病”,耽误了群防群治的最佳时期。如在夏季保育猪隐性感染伪狂犬病毒或圆环病毒后诱发腹泻症状,容易误诊为“仔猪普通腹泻病”。近年的哺乳仔猪的腹泻性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病理特征模糊不清,临床处置措施混乱。

  1.2预防的误区

  1.2.1免疫程序制定的误区

  缺失疫病检测或疫病检测不及时。疫苗接种是控制疫病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对所有疫病都是十分有效的。免疫接种时机不当也发挥不出疫苗防病的效果;一些疫苗本身的免疫效力就不高,保护率低,有的弱毒疫苗本身就存在毒力返强危险性,这样的疫苗不但控制不了疫病的发生,反而可能给猪群带来无穷的后患。忽视疫病检测工作,疫病情况、免疫质量、疫病净化水平进行监控;疏忽疫情的发展规律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固定的套用某个地区或某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尤其轻视本地区、本季节爆发和流行严重的传染病的检测。应该根据本场的疫病实际发生情况,考虑猪场所在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结合猪群的种类、年龄、饲养管理、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疫苗的性质、类型和免疫途径等各方面因素和免疫监测结果,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1.2.2听病就防、盲目处置

  有的基层兽医,尤其是中小规模养猪场的诊疗技术人员,一听到近期发生了某类传染病,缺乏猪体的疫病监测,就急于、盲目给猪进行免疫接种或盲目使用一些所谓抗病毒生物制剂。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洁净养猪场猪群疫苗应激和生物污染,将病源人为带入养殖场,如猪伪狂犬病、蓝耳病等。如果本场无病,只要注意消毒,加强管理,引种注意隔离观察即可,无需不必要的频繁防疫,减轻疫苗接种免疫压力。

  1.3对症处置的误区

  1.3.1见病就用抗生素

  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猪只出现症状,急于投用药物堵病。兽医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治疗哪种疾病都离不开抗生素。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生素,如消化不良、中暑、中毒和一些不良应激因素等,使用抗菌素药物反而会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使病原体的耐药性增强,人为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1.3.2见热就退轻视猪体的自身防御功能

  缺乏对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关系、猪体温升高的热型对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逾后的重要性的认识,猪有热症就投用解热镇痛制剂。发热本身不是疾病,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临床常见的是感染性发热居多,当然目前由于饲料原料的因素,如霉变玉米的使用导致的非感染性发热也进入议事日程。骤然降温而病因未除,往往出现体况失衡、加重病症。如果猪体温过高或持续发热,对机体是有害的,可使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代谢机能发生障碍,甚至使器官变性和坏死,应及时采用退热药降温退热,确保病猪及时康复。

  1.3.3见泻就止忽视胃肠生理功能

  见泻就止是兽医临床上的一大误区,往往没有考虑到猪腹泻也能排除体内有毒物质,减轻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损害。发现仔猪腹泻便投用一些抗胆碱药达到立即止泻效应,如阿托品等名其曰“疗效神速”,却导致病猪快速死亡的现象屡见不鲜。

  (1)消化不良,胃液的酸度与一些酶的活性更为低弱,胃肠环境由于发酵、腐败产物以及细菌毒素的作用而排出水样稀便,使机体大量的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引起脱水、血液浓缩循环障碍,心跳加快、呼吸浅表、体温下降,呈休克症状,最后衰竭而死亡的,可以纳入“仔猪中毒性消化不良”。

  (2)仔猪肠内形成大量的有毒物质,包括细菌及其发酵和腐败产物等毒素经过血液进入肝脏并形成了肝肠循环直至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病猪精神萎靡,嗜睡昏迷衰竭死亡,出现“仔猪肝中毒性消化不良”病。

  (3)仔猪中毒性消化不良往往与仔猪肝中毒性消化不良形成因果关系,因此仔猪的腹泻防控意识淡薄就很容易发生“仔猪急性胃扩张”或“中毒性消化不良”。

  1.4保健和治疗用药的误区

  1.4.1猪场药物保健观念的误区

  投用抗生素治疗特别是不规范的用药已经导致了药物残留,直接危害动物性食品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许许多多抗生素或其代谢物具有毒性,人类食用药残动物食品已经影响了免疫系统降低了免疫力。广泛使用抗生素,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产生交叉耐药性,也就是病原菌广泛接触抗生素而引起细菌染色体的变异,垂直遗传给后一代,使后一代自然形成耐药性,而且耐药性也可以在不同的菌种之间传递,还使细菌对多种抗菌药产生交叉耐药。众所周知,临床使用的敏感药物的选择越来越窄,保健用药与治疗用药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绝大多数基层诊疗提倡药物保健程序的使用,保健药品的大处方,多为重复投用,大剂量投用、诊断不准,药不对症、见病用药、无序而又盲目保健增加了猪体病原菌耐药压力,如氧氟沙星制剂与氟苯尼考制剂的联合使用达不到猪病防治的效应,反而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

  1.4.2认定特效药、见效停药

  兽医临床上有时出现病猪稍好,就停止用药的现象,一来为了节省药费,二来认为病猪可以自行康复了,这样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甚至转为慢性病。因此,在治疗中应遵循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疗程的规律进行治疗,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1次~2次药,以巩固疗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1.4.3只知用药,不知护理

  俗语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病猪长时间与健康猪群或亚健康猪群混饲,缺乏猪的基本福利性工作的倾斜,使病猪不能够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养病。猪体的体液平衡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疾病是动物的机体和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减少或缺失体液的补充是临床诊疗中普遍现象。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在发生病理性损害的同时,又可以产生防御、代偿和适应性反应。这些现象的出现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机能改变,体液因素的变动和致病因素对机体组织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1.4.4消毒药选择和使用时机误区

  猪群健康、未见疫情疏于消毒或不需要消毒;猪群有病情,总认为已经被污染了,消毒与不消毒无关系了,这种思想给猪场健康和亚健康猪群增加了发病机会。即使消毒也背离消毒的条件和要求,比如消毒前缺乏环境的清扫或污物的清除。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要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消毒只是围绕其三个环节中实施阻断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并不可能代替猪自身对疾病的防御能力的提升。

  在养猪生产中,有时没有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释放病原体,病原体就会通空气、饲料、饮水和其它生物等途径,入侵易感猪,引起疫病发生。

  如果没有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超出猪体承受浓度时,就会引起疫病大发生。因此,未发生疫病地区的养猪户更应进行严格到位的消毒,防患于未然。由于养猪场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如粪便、饲料残渣、猪分泌物、体表脱落物,以及鼠粪、污水或其他污物,这些有机物中藏匿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这会消耗或中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严重降低了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所以说,彻底清除污物是有效消毒的前提(卫生大清除是最便宜、最有效的消毒)。消毒药效果的好坏,主要和它的杀菌能力、杀菌谱有关。

  1.5猪体补液作用认识的误区

  注重病猪的采食状况,缺乏病猪的体液平衡的重要性的认识。猪体的生理代谢依赖于体液的转运来完成。猪体的体液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兽医临床诊疗实践中,多数基层兽医技术人员忽略了体液调节在疾病发生不同阶段的作用的重要性。由于致病因素的刺激,可能导致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如体液的数量、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等不同的变化,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发病后就发生了体液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渗透压增高或降低,体内的酸碱度的改变,各种电解质含量和比例的变化,氧和二氧化碳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机体代谢产物和各种毒性物质的积聚,抗体及各种激素的含量与比例的改变等。这些因素的改变就决定了在疾病变化的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体液调节,使机体的体液处于平衡态势从而改善机体的机能恢复正常,使损伤的组织或器官得到修补恢复,疾病的症状全部消除,病理性调节为生理性调节所取代,促进猪的生产能力尽快恢复。



  2减少临床诊疗误区的对策

  兽医诊疗人员首先应认识到诊疗失误是客观存在的,不论临床经验丰富的还是理论基础扎实的兽医,在临床诊疗中都有失误的可能,这一点是我们在猪病诊疗实践中早已证明的。因此,猪病诊疗人员在学习好动物解剖学与组织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药理学等基础上,应不断地学习掌握不同时期的疫病的流行特点,认真接受猪病疫情动态,及时了解区域性、季节性和阶段性猪病疫情的流行病学,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进行集中监测,为科学评价免疫效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针对某些常见病或常发病的发生规律和发病原因应了如指掌,总结猪病发生的原因,找出原因和规律,依据病因、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全面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和推理判断。综合防治角度出发围绕六大条件:隔离、消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疫苗预防、药物预防、药物治疗

  2.1全面检查,详细诊断,减少误诊

  2.1.1详细了解病史

  掌握猪群的日龄段和生长阶段的发病原因、病史和病情规律,掌握不同季节的疫病流行情况。目前部分猪场周期性出现某些疫病流行的根本原因,多数由于各种应激(包括夏季热应激、冬季冷应激)或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的超标而诱发猪场本身已存在的蓝耳病毒感染、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牛粘膜病病毒感染、圆环病毒感染,TEG和PEDV感染,再继发或直接诱发各种条件致病菌(如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的感染,由于细菌感染而造成发病猪的大量死亡。所以在掌握猪场和猪场周边的疫情的基础上要有效地控制猪病应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上下大力气做足细节管理功夫,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疫苗和药物上。

  2.1.2全面检查,详细诊断

  猪病诊疗的整个过程是对疾病本质认识的过程,其涉及面较为广泛,关键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认真细致做好问诊、视诊,问诊和视诊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在经过观察和全面检查,对病因、病史和病情做到了基本清楚的认识。依据病史采集、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先进设备仪器特殊检查建立诊断方法;结合猪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经常症状和暂时症状、典型症状和示症症状提升分析能力和检查经验;根据猪体的生理特性确定是否有功能改变、从病理生理学的观点提出病理变化和发病机理的可能性;根据解剖学的知识确定结构是否异常、分析可能的发病原因、确定主要症状及示病症状进行鉴别诊断而提出初步诊断。病例剖检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猪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剖检病变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就能做出初步诊断。有条件的结合实验室方面的工作进行详细诊断,加强综合分析能力,及时防治疫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2建立生物防治体系,加强疾病预防

  2.2.1隔离、消毒掌握猪体的免疫状态

  隔离、消毒是阻断疫病发生三大环节的关键措施(传染病的病原、疫病传播途径、疫病传播对象)。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和不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监测和抗体水平监测,及时掌握常发疫病的免疫状况、免疫效果和抗体水平,掌握疫病的流行趋势和发病特点,确定预防选用何种疫苗、疫苗免疫的确切时间及疫苗免疫效果和监测疫苗保护力等。通过加强养猪生产各个环节的卫生消毒工作等进行生物净化,将疫病拒之于猪体之外,逐步降低和彻底消除病原体,达到有效控制。

  2.2.2科学合理用药保证猪群健康生长

  兽医诊疗人员应根据区域性猪病疫情和疫病监测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效的控制生猪的疫病发生,从而有效的尽可能减少各种药物的使用,在猪病发生时应严格按规定使用药物和药物添加剂,尽力避免无病乱投药(所谓药物保健程序的使用),杜绝药品指导兽医。

  2.2.3改善养猪场的环境条件

  加强饲养管理细节的精细化操作流程,增强猪的自身免疫防御系统的建立,杜绝或减少蚊、蝇以及老鼠等疫病传播媒介的出现,粪便污水的卫生处理,人员、物品、器具流动的管控,做好病猪的隔离,区分好病区和非病区的界定,保持消毒净化措施的常态化,依据猪体的重大疫病检测数据,建立科学的疫病疫苗免疫接种程序,时刻提升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保障猪只个体的健康。

  2.2.4定期添加微生物制剂

  常态性树立生态平衡观念。目前猪病发生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不是单一的病毒或细菌性感染疾病,因此在采用药物诊治时收效甚微,甚至无效。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从治疗性药物转向针对性用药处置,提倡中药制剂和高效微生态制剂代替部分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帮助猪体建立完整的肠道菌群和维护猪体的生态平衡,充分发挥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猪体的防御功能。

  2.3合理用药,综合治疗

  建立合理完善的药物防治方案或处置措施。避免盲目用药、长期预防性用药、滥用混用等混乱局面,进行药物的筛选,有针对性的用药。凡病都应加强护理,查找病因,缓解症状,包括猪体的免疫能力与免疫状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饲料营养水平、日常管理条件、饲养环境、天气变化等方面着手。依据病情,按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制定处置方案。

  2.3.1严格掌握适应症和联合用药的原则

  不同细菌对不同类型的药物有不同的敏感度,如革兰氏阳性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大多敏感,而对革兰氏阴性菌则要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大体分为窄谱和广谱两类,根据猪病病原菌的特点能用窄谱就不要用广谱。广谱的不一定比窄谱就好,还要考虑所选用的药物是杀菌药物还是抑菌药物。科学合理的联合用药,以及在猪只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物的半衰期等一些问题,联合用药时一定要注意药物之间的配合禁忌,如临床上常见将氟苯尼考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或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应用,这样就容易增加药物毒性,引起猪体药物中毒,加剧病猪的死亡;将氟苯尼考与林可霉素或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会无效或减低疗效。

  根据患病猪的病症是否投用解热及激素类制剂,绝不可以凡病就抗菌消炎、解热镇痛;杜绝久病不愈就投用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发病初期的病猪不要盲目的注射退热药物,治疗时不要乱用抗生素,最好是先做药敏试验;发病初期切忌使用青霉素加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制剂,杜绝猪体的免疫抑制、降低猪体的防御机能。

  例如治疗仔猪消化不良,应根据多方面病理原因,采取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清除胃肠内容物而排除毒素和促进消化是基本原则;大量补液是调节仔猪机体的体液电解质平衡以及恢复机体代谢功能的重要措施;抑菌消炎是对症治疗的必要手段;改善胃肠菌群平衡是促进仔猪健康生长的基本方法。如果病畜腹泻时间长,脱水严重,引起胃肠消化功能减弱,导致肌体不同程度的营养短缺,应立即用止泻药物,还要结合补液。在补充电解质的同时要加用抗菌素药物止泻,不然,会影响疗效。导泻、消炎、抑菌、收敛、补液、健胃为治疗原则。

  2.3.2临床诊疗实践中绝不能忽视猪体代谢的辅助治疗

  猪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猪体的代谢、机能紊乱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临床上的治疗不是疾病而是病猪,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作风,加强电解质的补充、体液酸碱的平衡调节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

  2.4积极引导养猪场养猪户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模式是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很多猪场一直把疾病的控制看做是兽医的事情,似乎与其自己的饲养管理模式和人员管理以及环境控制关系不大,过分的依赖疫苗防疫,过分的依赖进口药物、新药、特药。养殖生产上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饲养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薄弱,而导致很多疾病发生现象屡见不鲜。虽然疫苗接种是控制疫病的有效手段,但不是接种过某种疫病疫苗就百分之百有效,而且疫苗接种效力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饲养管理环境和卫生条件。病猪治疗效果也取决于良好的护理条件和清洁卫生环境。猪只少发病或不发病、猪病的确诊也是兽医诊疗人员与饲养管理人员相互交流、及时沟通、相互积极配合的结果。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