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科学养猪-家畜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

来源:中国养猪网 2010-10-04 14:54:37| 查看:

分页标题[/page]

猪场的兽医工作者由于在检查病变和排泄物时,手和衣服常常会被污染而造成疾病传播,兽医经常告诫其他人员遵守防疫制度,而忽视了对自身的约束,甚至可以随意的进出猪舍,而不知不觉地散播着病原体。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根除所有的动物媒介和人对传染病的传播,是一项非常艰巨、甚至是难以实现的任务。

(3)垂直传播:母体所患疫病或所带的病原体,经胎盘传播给子代的传播方式。从母体到子代的传播方式,包括经精子、  (卵)、胎盘、出生时产道内感染和产后经母乳传播及直接接触感染。经胎盘感染胚胎的垂直传播是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流产、死胎、不孕、产弱仔等的主要原因。猪布氏杆菌病、猪日本脑炎、猪细小病毒感染等,虽然母猪无症状或表现轻微的症状,但对胎儿能引起明显的病理变化。出生后母仔之间冈直接接触所致的垂直传播,如猪支原体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母猪为慢性带菌者,仔畜在哺乳时受到母猪感染。仔猪成长后又成为带菌者,将病原体垂直传播给下一代仔猪。因免疫麻痹终生不产生抗体,但处于持续的病毒血症状态,成为水平传播的传染源。经胎盘垂直感染引起仔猪免疫麻痹的传染病还见于猪瘟,其所生仔畜成为带毒者。

以上是猪传染病常见的传播方式,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传染病来讲传播方式不只一种,往往是几种方式都能传播,甚至有时是非常复杂的,如口蹄疫,即可以直接接触传播,又可以通过空气和污染饲料饮水传播。因此,当某些传染病流行时,对传播途径不要轻易地主观确定,要经过深人细致地调查,根据流行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判明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从而达到控制和止传染病的流行。

3.猪群的易感性  有了传染源和适宜的传播途径,没有易感猪群也不会引起流行和出现新病例。因而易感猪群的存在,是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又一个重要条件。所谓易感性,是指机体对传染病是否容易感染和易感染的程度,即缺乏免疫力。病原体进入缺乏免疫力的机体可以引起疾病。猪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传染病病原体易感染的程度称为猪群易感性.猪群易感性取决于构成该猪群的每个个体的易感状态,如果没有易感个体或易感个体少,就不发生或不容易发生疾病;如果易感个体多,则为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准备了条件,当然,能否流行丕取决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猪群对传染病易感性的高低,除与病原体的种类和毒力有关外,主要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

(1)猪群年龄结构与感染:宿主对感染的抵抗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而到老龄抵抗力又下降,这是一般的趋势。这与动物机体免疫机构的成熟和衰老是分不开的。在精子、卵子、胚胎和胎儿早期发生感染,可造成不孕、流产、死产和产畸形胎等繁殖障碍性疾病,但多数情况下同舍的成年猪不出现异常。多数肠道传染病对新生仔猪的致死率很高,但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其病死率明显下降。

年龄增长伴随着病型的变化。猪大肠杆菌病对新生仔猪表现为败血症,断奶期仔猪表现为白痢,断奶后仔猪表现为水肿病,而成年期呈现关节炎和乳房炎等局灶性病变。

在饲养不同年龄猪的大型养猪场内,一旦流行急性传染病,在流行停息后的几年内可能会反复流行该传染病。这种现象解释为行该传染病。这种现象解释为流行后幸免死亡的猪成为传染源,再传染给新生的易感仔猪,如此反复几年。因此,无论是禽还是猪和牛,按年龄单独集中饲养,不仅便于饲养管理,而且是防制这种反复感染的有效措施。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